大家都在关注:19年7月国际学校开放日全国优质国际高中国际初中国际小学推荐
父母忽略宝宝话语权陷入五大误区
1.我要给孩子高质量的“相处时间”
越来越多的中产阶层的父母身不由己地陷入工作的漩涡中,他们也许一周只能歇半天,每晚22:00才能回到家中,与孩子相处的时间非常有限,因此,“在有限的时间里,与宝宝高质量地相处”,成为父母以“我的教育意愿为核心”,来安排有限的亲子活动的一大借口。父母为了在有限的相处中最大程度地表达自己的爱,通常倾向于带孩子外出购物、去高级餐馆就餐、去喧嚣的游乐园等等,而他们最不乐意看到的,是孩子沉缅于自己的安排中,不想回应他们的“高质量的半天”。
孩子不是表达过他想外出吃饭,想买小皮鞋,想去玩“海盗船”和“摩天轮”的意愿么?为何父母要带他出门,他却吵着要再开一次小火车,再看一遍《猫和老鼠》,再翻一遍家中的老照片呢?而父母因为急火攻心硬拖着孩子朝外走,却常引发孩子的挣扎和哭闹,使“高质量的相处”变得一团糟。
真相开讲
按孩子的意愿度过一段美好的时光,就是“高质量”的相处时间。
不要强迫小孩融入孩子当下的活动,是父母能给予孩子的最佳“礼物”。为什么不临时改变外出就餐及购物的安排,就坐在地板上与孩子玩一下午小火车?为什么不与孩子趁兴到爷爷家的储物阁楼上去,找出自己儿时玩过的小火车模型来,修理后送给孩子?为什么不与孩子一同再看几集《猫和老鼠》,发出朗声大笑?为什么不做一个简单的幻灯装置,把爷爷小时候、爸爸小时候和儿子小时候的照片打在墙上,来个对照,讲述一段温馨的家族故事?须知,“高质量的相处”往往不是为了满足父母的虚荣心,而是为了满足孩子对父母所有的情感需求。在这一相处过程中,不要强迫孩子变成大人,而是父母尽量放低身段,心无芥蒂地当个孩子。
2.人要言而有信,有始有终
“我是说过想去动物园,可现在我觉得滑旱冰更有意思……”;“我是想去彬彬姐姐的生日会,可今天幼儿园有亲子植树节哎……”;“我以前喜欢弹钢琴,可现在不想弹了行不行?我想下围棋。”凡此种种“出尔反尔”、“虎头蛇尾”的举动每让父母大为光火,他们开始强迫孩子去动物园、去生日会,去钢琴老师家上课,他们认为事事这样有始无终还得了,这不是拿父母的准备和付出开玩笑吗?
真相开讲
小孩子的生活经验不足,对“选择之后果”常常预见得不充分,这导致其愿望的“常变常新”,这不是大过错。孩子比我们预想的更敏感,比如他忽然对动物园失去了兴趣,也许只是注意到了动物园里粪便与干草混和的味道;他忽然不愿去亲戚家小孩的“祝寿会”,是因为他在祝寿会上的一言一行都无人关注,他感到受了冷落;而不愿再弹钢琴,或许只是因为最近钢琴老师对他过于严厉……一旦了解到他“出尔反尔”背后的真相,我们就不会笼统地责备他“言而无信”,而是能帮助他打开心结,知道他是否真的受到了伤害,以及放弃原先的目标对不对。
3.我们要相信营养学
一位非常懂得营养学的妈妈做菜特别清淡,她认为吃得过咸会使人过早衰老、咳嗽、引发高血压,因此当她见到女儿垫了小板凳,在厨房里偷着往汤里加盐时,她夺走了盐罐。后来女儿在幼儿园晕倒,磕掉一粒门牙,医生诊断是“低血压引起的头晕”,孩子妈妈才知道,女儿从爷爷那里隔代遗传了低血压的毛病,她需要比平常人多一点的盐。
还有一位妈妈,特别喜欢给孩子买鱼片干,因为它富含优质蛋白质和钙、磷等微量元素,是一等的“健康零食”。她的宝宝被迫以喜不喜欢吃鱼片干作为奖惩标准,结果,为了得到一个芭比娃娃,孩子吃掉了数十袋鱼片干,长出了难看的氟斑牙。后来这位妈妈才在网上看到,鱼片干由海鱼制成,含氟量很高,过多食用将导致慢性氟中毒。她很后悔没有关注宝宝不愿吃鱼片干的意愿。
真相开讲
几乎所有的父母都在为孩子的挑食行为伤脑筋,为此展开的饭桌上的争斗,多数转变为“是我说了算还是你说了算”的大比拼,随着孩子的“眼泪拌饭”,父母们露出了胜利者的欣慰。然而,最近有越来越多的营养学家认为,挑食是身体做出的自然反应,孩子特别反感某种食物,多半反映这种食物中蕴含的主要营养素,在孩子体内已经过剩。因此,不必强迫孩子吞咽那些他认为“颜色恐怖、气味恶心”的食物来强调“营养学我比你懂得多”。父母不妨提供足够多的食物品种,让孩子自由尝试,让吃饭成为“值得期待的事”,而不是“让人心神不宁的受刑时间”。
入学帮助热线:400-805-3685010-51268841
咨询热线:010-51268841
国际学校择校
我要给孩子
报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