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推荐
快速择校
政策解读
010-51268841
全国统一招生热线
在学习与演奏音乐的反复过程中,我们既是行者,也是修行之人。在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音乐会上,一阵万籁俱寂后,中央音乐鼎石实验学校(又名“东岸音乐实验学校”)双簧管专业教师张嘉芳老师的双簧管独奏,以其悠扬的旋律将我们带进历史的年代。
乐声时而急促婉转,时而悠扬绵长,细腻饱满的声音流转在偌大的音乐厅里,一如张嘉芳老师的“行者”之路。
张嘉芳老师硕士毕业于德国国立弗来堡音乐院,博士毕业于德国国立德特蒙音乐院,以优异的成绩完成艺术家硕士文凭与最高演奏家博士文凭,尽管她已然拥有不错的演奏能力,可她却从不固步自封,东方的谦逊包容与西方的果敢求真在她的身上得到很好的平衡。
在她身上,你能看到多元文化交融的痕迹:出生成长于台湾,自五岁开始学琴、十岁开始学双簧管。伴随着邻家姐姐自维也纳学成归来,她的音乐视野逐渐辽阔且具有更多可能性。在德国求学期间,她向双簧管演奏家 Prof. Hans Elhorst, Prof. Gernot Schmalfuss 学习双簧管的演奏技巧,且深受大师Gernot Schmalfuss 的熏陶,使她对于美好声音有着更深的执着。
张嘉芳老师的恩师Gernot Schmalfuss
她回忆起恩师:“Gernot Schmalfuss 在唱片里吹出来的声音,和课堂上的演奏如出一辙,让人可以在任何时刻辨识出他的声音。我想这跟他独具一格的音乐诠释或者是颤音的演奏方式相关。”
即便前往德国之前,张嘉芳老师已能演奏出醇熟的技巧与不错的音色,但赴德年,她仍经历了近乎“修行”的改造。
这一年她没有吹奏任何曲目,只是围绕最基础的技能--改正嘴形,练习完善的哨片震动——以吹奏稳定的长音,由此建立正确的演奏习惯。
“赴德求学对当时的我而言相对艰辛,如今回顾实则是一段心灵逐渐丰盈的过程,只有无限逼近美的声音,双簧管的迷人之处才能全然释放出来。”
旅德期间,她曾多次参与欧洲国际音乐节及国际音乐节 Festspiele Mecklenburg-Vorpommern 的演出,此等机遇,让她曾有幸近距离观察德国指挥家库特·马舒尔(Kurt Masur),这位当时已然耄耋之龄的指挥家,顶着苍苍白发,颤颤巍巍地站上指挥台,手臂由于健康状况逐渐恶化,已经无法有力地静止,但就在双手舞动的瞬间,音乐的灵魂便佇立在演奏者的面前。
德国指挥家库特·马舒尔(Kurt Masur)
令人心醉的大师风采、百余个积淀丰富的职业乐团和充满热情的观众,都是这片音乐热土所给予她最宝贵的礼物。
“他仿佛为乐章开启了一道直抵内心深处的门,让作品在德式缜密深刻的演奏风格里,焕发出生气和强烈的感染力。”
张嘉芳老师回忆到,在德国,每到了复活节前后,全国各地便有许多大大小小的音乐会演出机会。不是信徒的她,有次在教堂里演奏巴赫的《马太受难曲》,也感受到了一股抚慰人心、令人泪流满面的力量,那是一种直击灵魂的震颤,那种仿佛开启灵境的神秘体验、以及对音乐艺术的流连与回味,都在此刻被一一唤醒,这次经历也更加深了她与音乐的绵长羁绊。
张嘉芳老师旅德期间的随手摄影作品
演奏之余,追忆起自己的留学之路,张嘉芳老师对德国文化与古典音乐之间的连接作出独到且深刻的见解。“德语是除了音乐技能之外,音乐生赴德留学首要掌握的能力。”
她认为,掌握德语不只是为了沟通,亦是感受音乐的途径,
“德语有很多名词或动词是跟音乐息息相关的。在许多古典音乐中,乐句带有一定的说话口吻,比如后起拍,对成长在中文语境里的我们而言或许不太自然,但在德语语境里,这样的乐句则与先轻后重的语音特色不谋而合。”
张嘉芳老师旅德期间的随手摄影作品
旅居德国近十年,而后考入中国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机缘巧合下,张嘉芳老师来到了东岸,她希望教会学生如何去发现自己,并建立起自身与所演奏乐曲的连结,在内视自我的过程中去感知美好、去寻找欠缺,从而在这条路上拥有不竭动力。
张嘉芳老师旅德期间的随手摄影作品
正如德国文化背景对张嘉芳老师所产生的积极而深远的影响,东岸希望融合东方、西方和国际教育这三种音乐教育的愿景,与张嘉芳老师对音乐教育的理解不谋而合,她成为了东岸的双簧管专业教师,东岸也有幸拥有这样一名老师。
双簧管既是独奏乐器,亦是乐团的校音乐器,它要求乐手拥有极高的稳定性和对音乐的诠释能力。在张嘉芳老师的专业课堂,学生们向来都是主角。
她强调,“我的教学特色就是永远去观察学生的内在性格,尽量做到‘反着来’,以此帮助他们发挥最强项。”
课上,她为双簧管专业同学俞心妍做月末音乐会临演前的最后指导。俞心妍演奏Franz Joseph Haydn Haydn Oboe Concerto 3rdl Mov. ,乐章的末尾以三连音的形式作结,考验着演奏者的流畅性和稳定性。
张嘉芳老师问道:“能听出来这里有什么问题吗?”俞心妍稍加思索回答:“吐音不是特别清晰。”接着她让俞心妍将节奏调慢再试一次,果然,此前遇到的问题迎刃而解,“我会不会因为慢下来而吹不好原版的速度?”俞心妍不免担心,“不会的,正确的方式会写入你的肌肉记忆,即便是稍快节奏也能掌握得当。”在自我要求严格的同学面前,她总是找很多理由帮助他们适当放松,以求达到的学习效果
“我希望不仅能给他们带来专业技能的提升,更可以培养他们聆听自己的声音、找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她的课堂上,她总是引导同学打开耳朵、用心聆听。
“作为一位演奏者,他们总有会离开我、离开学校,成为自己的老师,所以我需要培养他们聆听自己的声音、发现不足之处的能力,就像Prof. Gernot Schmalfuss 对我的指导一样。直至今日,我仍自发地寻找问题、不断改善。向内求的成就感是一段可持续的良性循环,足以支撑演奏者走上更远、更深的艺术追求道路。”
用问题激发学生持续不断地深入思考,让他们不囿于技术的达成,而是“如何聆听自己的音乐”的问题本身。 近乎反思的过程,是否会造成进度的拖沓呢?
“定心且高效”是东岸音乐实验学校教学主任对她的课程评价:“张嘉芳老师的课堂严谨且充实,能在朴实简洁的引导中展现深刻的思考;能赋予学生安心且舒适的氛围,帮助他们全神贯注,更好地进入学习状态,亦能带领学生从每段乐句去聆听,提升对音乐的理解并解决问题。”
“双簧管是很难的乐器,演奏者需经由两片芦苇的完全震动,将音色、音准稳定在极为精巧的物件上,因此对哨片的厚度、弹性、弧度都有相当高的要求。”
课上,张嘉芳老师不仅亲自为同学量身定做哨片,也会引导同学去感受芦苇哨片的震动,探索自己如何带动气流与哨片来控制微妙的平衡,
“即便是质量优秀的哨片,也能通过自身细微的差异,影响乐手对音准、音色及音量的把握,选择并制作与自身契合的哨片,需要善于发现感受、动手实践。”
入学两个月即在专业能力上取得显著进步的俞心妍表示:“在和张老师学习双簧管的过程中,我发现在技巧的精进过程中,给自己足够的空间去感受音乐是相当重要的。在以前的双簧管课堂上,我总是很紧张、跟自己较劲,现在老师通过不同的方式引导我放松,感受旋律在空气中的流动。比如他指导我诠释一段渐强的乐句,会告诉我先慢一点,把音量打开,再做到一气呵成;她也会告诉我曲目演奏到最后的收尾,用身体的力量去带动双簧管画圈,犹如乐团的指挥,给观众及自我结尾的心理暗示。这种能将具体的实践方法与音乐性以无痕的方式连接在一起的能力,大概就是张老师的教学风格。”
东岸的同学们正处于对音乐艺术、对世界展现出极大好奇和创造力的阶段,好的音乐教育不仅会提升他们的专业能力,也会对人生产生弥远的影响。
而专业老师的有效引导能通过音乐抵达他们的内心,让他们发挥潜力,张嘉芳老师的专业课程正是如此,对学习双簧管的学生而言意义非凡。
“双簧管是一件能给演奏者带来幸福感的乐器!” 张嘉芳老师补充到。“一个是因为它音色的特殊性,通常会写在旋律的声部里面,它是歌唱的声部。其次,它通常能在乐团里试着安静的片段,做出很细腻的演奏,如同天籁一般,让乐手有机会与世界分享自身对音乐的感受。”
英国哲学家罗素曾经说过:“参差多态乃是幸福的本源,成功绝不是单一标准下的批量生产。”在理想的教育环境中,有一千个孩子便有一千条通往成功的道路和模式,究其根本,是源自内在的驱动力。
对张嘉芳老师而言,教学相长是一个彼此丰盈的过程,但在演奏中倾听自我则更是恒久可行的技巧,一如她所言:“在每一次精进技艺的过程中,尝试安静下来,倾听自我与内心的对话,而双方握手言和的结果应当是如何追逐好听的声音。”愿每一位习乐者皆能在追求的过程中获得满足,因思考和创造而自信,因爱与责任而快乐,终而成为丰富且完善的个体。
目前,中音鼎石学校招生已经进入春招阶段,欢迎有音乐专长或兴趣的学生咨询报名,招生年级9~12年级,有报名意向者,请点击查看中央音乐学院鼎石实验学校音乐艺术高中招生简章
东岸音乐学校最新动态
答中央音乐学院鼎石实验学校师资怎么样?中央音乐学院鼎石实验学校师资团队由大师团和高学历多元化青年艺术家构成,比如小号
答北京市东城区东岸音乐实验学校(原名:中央音乐学院鼎石实验学校)所培养的学生均流向全球顶尖音乐学院,如:伯克利音乐学院、茱...
答对于有音乐艺术特长的学生来说,对中央音乐学院鼎石实验学校会非常关注,因此中央音乐学院鼎石实验学校招生对象要求也是大家比较...
答中央音乐学院鼎石实验学校招生不限户籍,所有学生通过报名审核后,均要参加学校入学考试,只有成绩达到中音鼎石入学要求的学生才...
答中央音乐学院鼎石实验学校是北京东城区唯一一所专注音乐教学的4年制国际高中,对外开放申请的年级有高中预科(9年级)、10~...
学费:22.00万/年简章详情>
免费咨询
张老师
关注微信公众号
招生政策随时看
关注小程序
学校简章学费随时查
报名咨询电话:400-005-1568
育路教育
评论0
“无需登录,可直接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