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路教育 育路教育-专注国际教育,提供高质量的择校服务。
微信小程序
快速择校

快速择校

微信公众号
政策解读

政策解读

010-51268841

全国统一招生热线

从八一学校到青苗国际双语学校:站在公办视角看民办教育的一些观察和反思

来源:青苗国际双语学校 时间:2020-08-11 09:51:22

   这不是一个容易的决定,但下定决心的那一刻我是义无反顾的。在八一的2555天里我经历了从0到1的摸爬滚打,从1.0到4.0的迭代更新。7年的磨砺沉淀下来的是我和八一的共同成长。我们做了太多太多事情,中西方融合课程的建设,师资队伍的重建升级,细致个性化的升学规划,把“为每一个孩子负责“这几个字做到极致。万千不舍,终须一别,所有的感情放在心里,在今天暂时画上一个句号,相信再见时我们都会更好。

  刘迎慧Claire

  前北京市八一学校国际部主任

  现青苗国际双语学校海淀校区初高中校长

  有些业内朋友听到我的角色转换,很是惊讶。看着我在国际教育大势不稳的2020年,离开了遮风挡雨的体制内,选择了风雨中摇摆的民办学校。貌似时机不对。所以我也在不停地问自己,海淀青苗如何给了我坚定的勇气和相信的力量。

青苗国际双语学校

  近十年的国际教育从业经验,我经历了最高峰的惊喜和狂欢,也经历了濒临谷底的挣扎和失望。而在今天我的身份稍微有些微妙,我叫自己“半个局外人”。前脚踏进民办,后脚还在公办;既是民办教育的旁观者,又是即将躬身入局的参与者。而我这么多年享受着身处帝都公办大校的平台优势,掌握着国际教育行业中上等的学生资源,当我带着这些走近民办教育时,我所看到的跟我想象的其实很不一样。

  “我以为民办的生存状态降到冰点,可这里每天都充满活力和希望。”

  今年的国际教育受到重创已成定局,疫情+美国大选+特朗普的重磅组合像是一颗颗威力十足的炸弹,刚好在2020年招生季连环爆炸,炸毁了多少家庭对出国留学的这条观望之路。再加上“公民同招”政策一出,双重打击下又阻断了多少国际学校的生存之路。“遗憾是有的,可我们不敢冒险”,这是家长最真实的想法。在孩子的教育上,中国家长承受着不能踏错一步的巨大压力,谁敢在不确定时期去赌孩子的未来。

  公办国际部在北京的生源大战中处于食物链顶端,平台优势吸引优质生源,决定升学出口,反过来固化生源的层级,如此形成坚不可摧的闭环,走进躺赢模式。听说某全国升学结果排名靠前的公办国际部今年的新生里有10个初三托福110+的学生,哪个学校不羡慕,反正我羡慕。可就算是北京公办校国际部拥有天然的优势,在今年的大背景下依然招生状况惨烈。我在想那么民办校一定正在水深火热中焦灼不安、进退两难,可我在海淀青苗看到的是一片令人动容的欣欣向荣。

  很多在公办国际部工作的老师交流起来很有共鸣,我们太边缘化了。哪怕是我们眼中的牛校,机构口中的第一梯队,无一例外。其实这很好理解,公办校的定位本不在国际化教育,国际部成立的目标除了解决高端海外人才的子女教育问题,更多的是希望为我们的基础教育国际化贡献经验和成果。无论是从规模还是话语权,都无法与普高相提并论。当然,这本无可厚非,公办教育的责任和使命决定了这种现状。各个国际部在这样的大环境中,也从未停止过向前努力发展的步伐,战场不同,拼命未减。

  而对于民办双语学校而言,国际化教育是立命之本。正因为有生存压力,有大浪淘沙,有优胜劣汰,有家长用脚投票的残酷,才有对专业不断的精进、对教学严苛的要求、对师资团队的升级,对国际化教育理念的深挖和落地。在这里只有这一件事要做,就是所有人努力将“中国化”的国际化做到极致。这股对理想教育执着到底的冲劲儿是一种很有感染力的斗志,形成了一层无形的结界罩住自己,不受所谓趋势的干扰、不受冷漠的非议。百年树人,和教育有关的一切都是长远之计,看不得眼前。趋势是暂时的,但做好教育的本心是永恒的。守住初心,便可守到柳暗花明。

  “我也听说过私立校的教学太随意,可孩子们的成绩单有不同的声音。”

  我讲三个故事。

  1.2020年海淀青苗线下开学仅两个半月,在私立学校因为线上课程质量良莠不齐,引起家长不满,频频发生退费纠纷的大背景下,这里却是另外一番景象,从2019年10月的13人增长到现在的130人,是踏实做事,口碑沉淀的果实,一片和谐宛如世外桃源。这10倍的数字背后是13个被温暖的家庭带来的无限能量。谁敢想象呢,可这就是精诚所至的力量。疫情的突发和反复对每个学校都是巨大的考验,海淀这所新建校在第一时间做出反应。从Plan A到Plan E的筹谋和计划,这是做事的专业度;周一开课、周三搜集反馈意见、周五凌晨电话会,下个周一所有出现的问题全部解决,这是纠偏的速度;有年近花甲的外教不熟悉线上教学系统,熬夜学习沟通演练确保课堂顺利进行,这是敬业的态度;老师们带着学校的吉祥物挨家挨户送书、送作业、送微笑、送拥抱,这是育人的温度;我知道学校也早已做好9月1号万一不能线下开学的准备,线上课全天开设,但全部免费,直到恢复线下课开始计费,这是该有的大度

  2.坦白说Bilingual&Bicultural的氛围我好久没有感受到了。双语教师近几年逐步替代外教的情况不在少数,自是各有利弊。但是双语双文化自由切换的学习环境,对于学生来讲是好的浸入式学习,不用刻意训练,他们未来在海外的学习生活就一定会无缝衔接、如鱼得水。难是难在外教的招聘、管理、稳定性和教学质量不好把控,很多时候学校只能妥协,只能折中,只能两害相较取其轻。可在青苗看到70+外教的拼命努力与和谐相处,好像计较加班、水课、孤立于中教自成小团体的问题都不复存在。

  我认真地观察了这个现象,发现外教人数越多、参与的工作量越多,得到的支持和帮助越多,他们越能找到归属感,越能把这里当做自己的事业和另一个家。这里没人抱怨加班,相反下了班大家都还留在学校,整理装饰教室、咖啡吧冲杯咖啡、参与学校的活动、指导孩子作业,其乐融融宛如世外桃源。其他地方我不敢说,但在这里的双语环境下托福119,SAT1560不报培训班是可以实现的,2020届的Mike就是如此。这个从小学一年级就读于青苗的孩子,在12年后用成绩给出了好的证明。

  3.青苗顺义校区今年高三毕业生21名,有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有南加大,有北卡罗来纳教堂山分校,有密歇根安娜堡,也有麦吉尔、多伦多、伦敦政经、伦敦大学学院。凡是认真研究过2020届毕业生申请数据的同行或者家长,都应该能够看出这份成绩的来之不易。加州系今年多难申啊!他们当中没有人找中介,几乎没有人报名课外班,再加上生源本身并不能按公办国际部的标准来参考,这样的成绩真的可圈可点。

  IB课程体系本身的高难度、高要求给孩子们提供了挑战自己的机会和成长的空间。本校即为SAT考场省去了家长多少差旅费和不确定因素,单是在今年SAT考试频频取消的惊慌失措里,青苗的孩子们可以安心足不出户地参加SAT考试,2020年能有机会考试本身就是最大的优势了。专业的校内升学指导老师从9年级开始介入,对,是9年级。国际部都知道大学申请的准备时间只有两年半,恨不得每一秒都掰成两半,0.5秒给标化,0.5秒给活动。但美高是从9年级开始的,无形中被压缩的准备时间让所有人都不敢喘气。但在青苗的升学体系里,7-8年级做升学科普,9年级进入申请季的正式准备,时间对于海外大学申请就是法宝,谁能争取出更多的时间,就有更多的可能性。

  “我以为民办校为了生存和利益,并不在乎生源质量,可我看到了他们的原则和底线。”

  全国6个K12校区,20多所幼儿园,青苗没有引进资本,这在行业内并不常见。跟施校聊天时问起来,她笑盈盈地说“我们不着急,资本介入我们想做教育的心就不纯粹了。我们可以慢点,但我们要守住底线。”虽然身处公办体系,但在国际教育圈看投资人和校长互撕的戏码实在是每天都在上演。校长眼里只有办学,这只能慢慢来。投资人眼里只有回报,这必须要加速。南辕北辙,不吵才怪。

  前两天在海淀青苗,我看到一个小姑娘在参加入学测试,盯着屏幕眉头紧蹙,很有考试的紧张感。学术专家Jason老师跟我说,这小姑娘上周其实测过了,只不过是在家里做的题,成绩还不错。来现场面试之后好像表现差距很大,于是又重新安排了一遍校内测试。能力是一方面,也想通过这样的方式告诉孩子和家长,在青苗的价值观里“诚信”是不容僭越的底线。在今年招生如此困难的背景下,他们还在主动设置障碍看起来有点木讷。可正是这样的原则和底线才能让人们对一个教室、一位老师、一所学校肃然起敬,这个职业也才能被赋予不一样的意义和价值。我们也许会失去一位潜在的学生,但我们上对了一堂诚信教育的课

  “困难是一定的,但我们有勇气,也有底气。”

  勇气来源于新建校的热情和创造,底气来源于青苗22年办学的历史。国际教育发展可追溯的历史并不长,1998年建校的青苗成长到今天是经历过大风大浪的。正是因为拥有丰富的管理经验和被时间印证过的育人理念,我们相信眼前的一切终会平息,而人们在风暴中是否在坚持不懈的努力,等到雨过天晴自有分晓。往近看容易焦虑,往远看我们便可以安心。

  而在青苗悠久的办学历史中,海淀校区是个很不一样的新生儿。也许因为选址的原因自带了海淀澎湃的气质,目标明确、敢想敢拼、几乎是加入这里的每个人都会快速被点燃,全情全力投入到“让这里变得更好“的努力中去。有时候看着他们,也仿佛看到了在八一拼命的自己。可我一时竟分辨不出他们一往无前的勇气是源自吸引力法则,还是由于这里已经根深蒂固的文化土壤。但我知道,这是可以成就所有人和事的秘笈。

  “在顺义基因+海淀角色这一点上,我们是无可比拟的。”

  每个城市都有一个上东区,在这里就是被称为“北京曼哈顿”的顺义;每个城市都有一个教育高地,在这里就是拥有疯狂黄庄的海淀。这两个地标代表着两种不同的教育生态,却同样反映出当下教育焦虑综合征的现实与残酷。《我是个妈妈,我需要铂金包》里面说“环环相扣是一种令人很焦虑的生活育儿方式,让人活得很紧张,因为你永远不能松懈,永远不能休息,不管什么事都一样。”在海淀区做国际教育7年时间,接触的数千名家长中,能够放平心态佛系养娃的和能够自觉自律热爱学习的孩子一样稀有。那么当一所纯正的顺义基因IB学校落户海淀,是会水土不服还是会火花四射?

  我笃定地加入海淀青苗可能是一个很好的答案,顺义基因+海淀角色的结合给了我莫大的惊喜。这里既有顺义的洋气,也有海淀的接地气;既有顺义的视野和文化,也有海淀的扎实和基础;既有顺义的国际化学校经验,也有海淀的公办国际部元素。既要过程又要结果,这不是贪心,是为了让家长放心。而就我本人而言,我既想看到我的学生能够披荆斩棘跻身名校,又想看到每个孩子心里有火,眼里有光。我相信海淀青苗可以做得到。

  海淀妈妈或者机构通常会有一种说法“择校时优先公办,再选民办。”其实这样简单粗暴的策略依然是以升学结果为单一评价目标作出的判断。而我借由半个局外人的身份去感受、去观察、去总结,也想为优质的民办教育稍微正名。说了这么多,其实公办和民办本来就是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国际教育之所以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就是为了满足特定家庭对于优质教育的追求而不断演化出来的。我们都在不同的轨道上承载着不同的责任和使命,不分优劣胜负。如果一定要看哪所学校育人有方,也绝不是眼前的一纸排名,而是二十年后忘掉成绩单上的数字,剩下来的东西,也许是格局,也许是人品。无论我在哪里,我都坚持选择一所学校是选择一种理念和生活,每个家庭都有不同的气质,适合永远是唯一的标尺。

  最后的最后,想感谢所有关注过八一和我的每一个人,未来在青苗还有很多故事要讲给你们听。八一国际部一定会更好,我和海淀青苗也是。

  点击查看:青苗国际双语学校海淀校区 ( 幼儿园 -12年级 )招生简章

青苗学校 预约看校申请

评论0

“无需登录,可直接评论...”

用户评论
500字以内
发送

    青苗最新动态

    免费咨询

    在线咨询 报考资格测评 开放日免费预约
    电话咨询
    010-51268841 400-805-3685
    全国统一咨询热线
    微信咨询
    15910788502

    张老师

    用手机号进行搜索添加微信好友
    公众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

    招生政策随时看

    小程序
    关注小程序

    关注小程序

    学校简章学费随时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