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择校
政策解读
010-51268841
400-805-3685
四月二十日,教育部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起草说明》,并公开征求意见。
可以预计,如按计划实施《征求意见稿》,民办学校在一定时期内会面临巨大危机。其中,最重要的是第三十条。
“第三十条实施学前教育、学历教育的民办学校享有与同级、同类公办学校同等招生权,可以在审批机关管辖的区域和核定的办学规模内,自主确定招生的方案、标准和方式,开展招生活动。省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可以制定具体办法,允许民办学校适当扩大招生范围……
民办学校招收学生应当遵守招生规则,维护招生秩序,公平公正录取学生。实施义务教育的民办学校不得组织或者变相组织入学考试或者测试。”
对于民办中小学来说,招生范围限定在审批机关管辖区域内了,一般就是所在的县和区,扩大招生范围需要等省级人民政府来制定具体办法,还可能宁左勿右。
限制跨区域招生,不能组织入学考试,是对民办学校现有成功模式的致命打击。
现阶段成功的民办学校大致可以分为两种模式,一是集中在东部沿海和大城市的国际化学校;二是在中东部省市出现的一大批优秀应试学校。
这两类学校的发展模式都有赖于跨区域招生和入学选拔。国际化学校的学费很高,本县、区地域内一般不可能积聚这么多高收入的家庭,生源有赖于跨区域招生;优秀应试学校要想保证应试成绩突出,实现良性循环,也必须要通过跨区域招生来选拔优秀应试学苗,树立标杆成绩,吸引大量学生。限制跨区选拔优秀学生,仅靠本区内培养,是有很大难度的!
教育的蓬勃发展既需要全体教育人的努力,也需要人口红利、城市化红利和政策倾斜。公办学校可以跨区选拔的时候,一批公办名校就起来了;公办学校开始就近入学后,民办学校有跨区招生的政策时,一批民办名校就起来了。公办学校不允许跨区招生和选拔后,做好基本公共服务就好了;但民办学校不允许跨区招生和选拔后怎么办?
我们首先应该意识到,民办学校不允许跨区招生或只能适当扩大招生范围不是一时之政策,不是一时之来风,而是长远稳定的政策,要做好长久的应对准备。
十九大召开之前,2017年5月23日下午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十五次会议,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会议指出要注重培养学生终身学习发展、创新性思维、适应时代要求的关键能力,统筹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使各级各类教育更加符合教育规律、更加符合人才成长规律,更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十九大报告针对教育领域指出,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8年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规定“要将民办学校招生入学工作纳入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管理,严格规范招生计划和招生方式管理,引导其合理确定招生范围,并与公办学校同步招生。
报名人数超过招生人数的民办学校,在现有工作基础上,可以引导学校采取电脑随机派位方式招生。“
当然,跳出民办来看教育,脉络会更清晰,比如上述教育部的工作通知里面有“十项严禁“,不论公办学校民办学校,严禁自行组织或与社会培训机构联合组织以选拔生源为目的的各类考试,或采用社会培训机构自行组织的各类考试结果;严禁提前组织招生,变相“掐尖”选生源;严禁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混合招生、混合编班;严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以各类竞赛证书、学科竞赛成绩或考级证明等作为招生依据;严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设立任何名义的重点班、快慢班;严禁初高中学校对学生进行中高考成绩排名、宣传中高考状元和升学率,教育行政部门也不得对学校中高考情况进行排名,以及向学校提供非本校的中高考成绩数据;严禁出现人籍分离、空挂学籍、学籍造假等现象,不得为违规跨区域招收的学生和违规转学学生办理学籍转接,等等。
也就是说,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是要逐步落实的,不论公办还是民办。也就能看出来,这是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长久之策。
民办教育一定要顺应国家整体教育体制机制的改革,以人为本,立德树人,但也要争取自身发展的合理法律与政策规定。回到本文开头所说的民促法实施条例征求意见稿的第三十条,在区域内招生和不得选拔学生,解决之道也很简单。
一是尽量在征求意见阶段呼吁放开民办学校招生,毕竟民办教育和公办教育的资金来源和社会功能定位不同。公办教育是财政经费,要保障社会基本公共服务,要解决教育发展的不平衡矛盾;民办教育是民间资金举办,要个性、特色、高端,满足老百姓的差异化、选择性教育需求,解决教育发展的不充分矛盾。
二是民办教育要找准自己的定位,优质、特色、内涵发展,教书育人,有教无类,不靠掐尖选拔,考试是为了教育,而非教育是为了考试。在本区域或适当的扩大招生范围,或争取到其它跨区域招生范围内进行招生,办好学校、做好教育,立德树人。
特别声明: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转载必须经授权后方可发布,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沟通解决,联系邮箱:2498144268@qq.com
答开学不适应国际学校可以从应对语言障碍、适应教学模式差异、打开社交圈子、要给自己适应的时间几个方面让自己逐渐适应,很多新同...
答国际学校有哪些社团活动安排?学术类社团、艺术类社团、体育类社团、服务与领导力社团、特色创新社团等。国际学校社团活动的真正...
答家长您好,结合非京籍上国际学校家庭的实际就读反馈,常见弊端主要集中在4个方面:1、升学有限制2、经济压力大3、课程与社交...
答北京爱迪和私立汇佳学校哪所学校更好?若追求学术深度与全球顶尖大学认可度,且孩子适应高强度学术训练,私立汇佳学校的IB课程...
答家长/同学你好!关于“本科出国留学是否一定要读国际学校”的疑问,答案明确——完全不是必需的。国际学校只是留学准备的路径之...
答国际学校强调全面发展,偏科的孩子适合报名吗?偏科的孩子报名国际学校,既可能因课程体系灵活性获得突破,也可能因评估标准差异...
免费咨询
张老师
关注微信公众号
招生政策随时看
关注小程序
学校简章学费随时查
报名咨询电话:400-005-1568
育路教育
评论0
“无需登录,可直接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