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国际教育,提供高质量的择校服务。
微信小程序
国际学校小程序

快速择校

微信公众号
国际学校公众号

政策解读

010-51268841

400-805-3685

李希贵:当你为了学生整个世界会为你让路

来源:海教思维 发布时间:2017-10-03 19:41:07

  教育从来都不是一条坦途,一路上,总会有突如其来、意想不到的困难,教育者要如何寻得坦途,坚定前行?

  在北京十一学校李希贵校长的教育路上,有着自己的“三把尺子”。在他的眼中,教育本来很简单,“只有为了学生,才经得住所有的追问,而且会寻找到更多的同道,整个世界都会为你让路。”

  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近李希贵校长的“三把尺子”。

  曾经有很多朋友、同事在不断地追问我:“在你克服障碍、走过坎坷、一路走下来的时候,你为什么能够始终慢慢接近理想、慢慢接近坦途、慢慢能够向着正道越来越近,这是为什么?”这些追问使我不得不思考。

  在有关专家和同事的帮助下,我感觉之所以有这样的结果,最重要的,是我坚守了“三把尺子”。

  一、为了目标还是为了方式。

  二、为了学生还是为了学校。

  三、为了学习还是为了学科。

  把尺子:为了目标还是为了方式

  很多时候,我们把方式当目标。

  例子:老师搞活动,不能费尽心机想方式却丢了目标

  十一学校每年夏天有一个分年级的泼水节。因为只有分年级,老师、学生互相认识,泼起来才有味道。但是,我们不仅仅把它当作好玩的活动,我们最重要的目标,是老师泼学生一把,学生泼老师两把,让老师、学生构建一个平等的师生关系。

  一个学校里,师生关系平等了,才能暴露出真实的学生,才能发现教育的起点。平等的校园氛围,要靠一个个活动来实现。

  但是,有些年级一开始的时候,把最重要的目标丢了,只是在方式上费尽心机。

  很多时候,特别需要参加的教师往往不参加:老教师不好意思参加、女老师怕把衣服弄脏不愿意参加;参加的青年教师恰恰不参加也没关系:因为他们天生就跟学生的关系很平等。

  所以,当时大家想了很多办法,比如加了竹竿舞,虽然也非常好,但是没有瞄准目标。如果竹竿舞有老师给学生翻竹竿,甚至有老师跳一跳,会更加贴近目标。

  例子:校长和学生共进午餐的活动目的,并非教育

  我们学校有一个每天中午校领导和学生共进午餐的活动,十年了,我们一直坚持下来了。为什么能坚持下来?是因为正确处理了方式和目标的关系。

  共进午餐这个活动,我们有几个原则:

  一、尊重学生所有的想法,不过多地去评判。

  二、尽最大努力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

  三、要使学生感到这个活动确实非常有意思,校长非常幽默、平易近人,还送一本书,甚至还加微信。

  这个地方,好像没有多少教育在里面。为什么?因为这个地方的目标不是教育。这个地方最重要的目标是为教育打好基础,是为以后的教育提供可能。

  信息反馈系统必须双线。校长、副校长要了解学校情况,靠老师是一条线;但是必须有第二条线——靠学生。如果仅仅通过一条线来了解情况,那一定会出大问题。所以,建立一条双线的回路,是活动的个目的。

  第二,在学校里,校长跟学生没有朋友关系,全部都是教学关系、官方关系的话,就听不到学生之中发生的重大问题、敏感问题。必须有非常亲近的学生朋友,有些事,老师还不知道,你知道。而且,这种亲近关系会正向传递,他会告诉他的同桌、他会告诉他的同伴,使这些同桌和同伴也跟校长亲近。

  第三个目的,是让学生明白无论遇到什么重大的问题,关键时候有校长挺你。让学生知道这一点,学校才会安全,才不会因为由于教育者偶尔在岗位、环节上的情绪失控,导致学生受到过大的压力,出现一些极端情况。

  所以,“校长有约、共进午餐”不是一个教育活动。如果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就对他进行批评教育,那他就不来了,所有的目标都没法实现。学生来了,校长就有机会,只是这个机会不在今天,一定在明天和后天。

  这是“把尺子”。在实践的过程当中,用好了这把尺子,就不至于南辕北辙。

  第二把尺子:为了学生还是为了学校

  例子:当你为了学生,全世界都会为你让路

  去年高三毕业的一届学生,有四个学生进入了国家队,获得了全国的金奖,而且根据教练的判断,这四个学生只要到美国参加国际奥林匹克比赛,一定全是国际金奖。建校60多年,我们一个金奖还没有过,这一次可能有四个金奖。所以,老师非常激动,学校也非常兴奋。

  但是突然之间,有三个学生提出:“我们不去参加国际竞赛了。想用这一年的时间不去重复训练奥林匹克物理竞赛,我们要好好地学一学大学的物理课程。”

  尽管我们内心还是纠结了半天,但还是同意了。后来,去的学生获得了金奖,考上了清华大学计算机学院,没去的三个学生考上了北大的物理学院。

  这是好多老师、教练、大学的专业教师特别高兴的事。因为不断反复训练的竞赛方式,导致很多参加竞赛的学生一生讨厌这个学科,我们非常幸运,当放开学生,不再让他重新训练的时候,他反而爱上了这个学科。

  通过这件事,我想说,关键时刻,要判断:为了学生还是为了学校?

  我曾经开玩笑说:“如果你说是为了学校的话,我问你两次,基本上就问到了你的内心是为校长。”为了学校的说法,很多时候是经不住问的,只有为了学生,才经得住所有的追问,而且会寻找到更多的同道,整个世界都会为你让路。

  这是“第二把尺子”,就是不时地把任何一件事放在心上掂量一下。

  第三把尺子:为了学习还是为了学科

  例子:不同学生适用不同的教学模式

  我们当老师的,相对来说是人群里热爱学习的人,于是就认为,的人都应该像我们一样学习,其实不是这样的。每一个人的学习方式,因为他生理原因、心理原因、长成的环境、习惯等等,已经形成了多样化的方式。

  有些人喜欢听、不断地问,在美国的文化里,这种人就特别多;有些人喜欢看纸质的书,他认为书香味跟喝咖啡一样,有些人甚至说,再过一千年也会看书,书香味是电脑代替不了的。

  现在涌现出若干教学模式,但无论把教学模式描绘得多么天花乱坠,我都不会相信它适合所有的学生。它对不同的学科用着一样的模式,对不一样的学生用着一样的方式,本身就有点暴力倾向。

  那种模式会取得好的分数,甚至也可能培养学生一些能力,但是驱动的一定是学科,通过学科再去驱动学生,带来学习。它是一个驱动学科要质量的模式。

  例子:给老师充分的自主权、更大的空间

  最近,我们正在反思教学,经过共同智慧,希望形成一种新的学习系统。

  这个学习系统,我们希望从师生共同明确学习目标开始,让老师为学生:提供评估量表、准备资源包、搭建脚手架、提供工具箱。当有了这些之后,就放开,给学生、老师更多的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合作互动的空间。最后,有一个缰绳,就是基于学习目标的检测。

  过去,我们接受了一种自主学习的理念,在给学生空间的时候出现了一种现象:一放开就乱、效率不高。为什么?

  ,我们没有共同明确学习目标;

  第二,我们没有给学生准备好很多的学习资源。

  下一步,我们打算更多地从这里做文章,把老师转到去更多地明确学习目标和准备资源上。把这个工作做好了,后面尽最大努力去放开。

  这样一个转变,事实上也是从“为了学科”走向“为了学习”的重要一步。

  需要学生体验的课堂,必须为了学生的学习本身,而且一定要帮助学生共同设计不一样的学习方式。

  这样一个工作,就需要给老师更大的空间,去准备资源包、开发工具、搞评估量表,他需要充分的自主权、更大的空间。

  所以,我们把学科组拆为三个小组织。“年级教研组”,这是一个独立组织。“课程组”,我们有268个课程,经过整合还剩了大概100左右。再加上原来的学科组。每一个小组织都有独立的预算,过去在校长、教导处手上的权力全部分散到了这些小组织手上。

  所以,今年全校有176个预算单位。也就是说,有176个人签字就可以到财务报销,他们具有明年一年的预算支配权。其实,学校花总钱数没有增加一分,只是把它拆到每一个小组织手上,让干事的人有权力。

  这样的改变,就使老师不断从学生那里发现需求,不用再汇报请示。怎么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老师在购买资源、聘请专家、搭建各种脚手架方面,就有了相对的资源。我把它叫做“第三把尺子”。

  回忆这30年的时间,什么时候走了一些弯路、遇到一些坎坷,基本上就是违背这“三把尺子”的时候。什么时候慢慢校正,基本上就是按照这“三把尺子”的要求去做的时候。

  想要了解更多国际学校相关招生资讯,可以拨打电话进行咨询!

  报名咨询热线:400-005-1568、010-51295864

  复制zxxzxb_yuloo添加关注公众号,或下拉扫描二维码进行关注,实时推送相关新闻资讯!

结束

特别声明: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转载必须经授权后方可发布,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沟通解决,联系邮箱:2498144268@qq.com

( 2023年春季招生报名正在进行中,为避免疫情结束后出现扎堆咨询,无学位等情况,建议家长登记抢先报名咨询!)
国际学校预约看校/在线报名入口

评论0

“无需登录,可直接评论...”

用户评论
500字以内
发送
    国际学校院校库

    免费咨询

    在线咨询 报考资格测评 开放日免费预约
    电话咨询
    010-51268841 400-805-3685
    全国统一咨询热线
    微信咨询
    15910788502

    张老师

    用手机号进行搜索添加微信好友
    公众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

    招生政策随时看

    小程序
    关注小程序

    关注小程序

    学校简章学费随时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