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择校
政策解读
010-51268841
400-805-3685
幼升小是孩子学习生涯的第一步,选择一所优质的小学是所有父母的心愿。对于北京市来说,各区的教育资源不均衡,跨区升学困难重重。如何在幼升小阶段实现跨区择校呢?下面育路私立中小学招生网业内人士的六个妙招吧。
一、“牛孩”挤战超常班
超常教育就是“为超常儿童(也有人称‘天才儿童’)提供的教育”,它属于教育领域中“特殊教育”的范畴。
超常班与寄宿制学校一样,同样是面向全市招生,面对条子生、择校费这些幼升小的潜规则,“超常”似乎成了一条捷径,一块通往名校的敲门砖。进了超常班能省下大笔择校费,即使最后没过复试进不了育民和育才,初试通过也能为幼升小加分不少。
北京市举办超常班的学校有北京八中、北京育民小学、育才小学,性质类似的还有RDF中的“超常实验班”,首师大附中的“六年一贯制创新教育实验班”等。
每年四月是京城名校招收“少年班”、神童超常班的考试季。这两年,超常班的热度不断升温,报考人数每年都创出新高。今年,报考育民的孩子2200多人,报考育才的孩子将近1000人,报考八中少年班的有1200人。随着这股热潮,一些少儿培训机构也纷纷转行做起“超常培训”,家长为报名差点打破头。
二、提前“占坑”小学学前班
正如小升初点招需要进“坑班”提前占坑类似。现在,为了把孩子送进一所知名小学,有些家长选择将孩子送到某小学有着某种“特殊关系”的学前班。
小编在新浪博客上看到这样一篇博文,博主讲述了他的孩子参加北燕学校学前班面试的经历,接待这位博主的咨询老师说只要进了这所学前班就有机会参见XX 附小的面试,据另一篇关于11年北燕学校学前班学生参加XX附小面试的帖子显示,该学前班大概有30%的学生被XX附小录取,但是从明年开始,北燕学校的学前班的学生将不再具有面试资格。
所以,很多家长不遗余力的想把孩子送进这样的学龄前“坑班”。
三、选择寄宿制学校或者小学寄宿部(班)
由于寄宿制小学或小学寄宿部(班)的最大特点之一便是可以面向全市招生,学生毕业时既可按学籍选择本区上初中,也可回户籍所在区县上学。目前本市设有寄宿部的小学大多数均为优质校,招生时便对学生进行挑选。
海淀区知春里小学校长尹军表示,寄宿生的自主能力和合作意识,在初中入学选拔时不一定能体现出来,但长期来看更为中学欣赏,该校之前入围原崇文区推优名单的学生,四成属于寄宿生。
因此,很多家长把让孩子上寄宿学校来作为进入理想重点学校的一种途径,这似乎是幼升小跨区择校最简单的一种方法,也不失为进入理想小学的一种有效途径。但同时,一些优质小学限于办学场地,或由于小学生寄宿对学校校园安全、食品卫生以及学校管理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些学校在是否办寄宿这一问题上表现谨慎,所以有条件办寄宿的学校并没有增加多少。
另外,一般幼升小的孩子才只有6岁,年龄太小,自理能力很差,对家长的依赖性很大。在一些幼升小论坛里,很多家长反对将孩子送进寄宿学校,认为那样会让孩子从小缺少家庭教育和温暖,同时,也是家长不负责任的表现,所以现在很多家长们自身对于是否让孩子上寄宿学校也都很犹豫。
目前,北京城区招收寄宿生的小学集中在5个区,名单如下:东城:史家小学、丁香小学、分司厅小学、黑芝麻小学、光明小学、前门小学、崇文小学;西城: 奋斗小学、银河小学、北京小学、北京实验一小、育才学校小学部、康乐里小学;朝阳:芳草地小学、白家庄小学、朝师附小、朝阳实验小学、安慧北小学;海淀: 中关村一小、中关村三小、RDF小、北大附小、海淀实验小学、七一小学、育英学校小学部。
特别声明: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转载必须经授权后方可发布,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沟通解决,联系邮箱:2498144268@qq.com
答开学不适应国际学校可以从应对语言障碍、适应教学模式差异、打开社交圈子、要给自己适应的时间几个方面让自己逐渐适应,很多新同...
答国际学校有哪些社团活动安排?学术类社团、艺术类社团、体育类社团、服务与领导力社团、特色创新社团等。国际学校社团活动的真正...
答家长您好,结合非京籍上国际学校家庭的实际就读反馈,常见弊端主要集中在4个方面:1、升学有限制2、经济压力大3、课程与社交...
答北京爱迪和私立汇佳学校哪所学校更好?若追求学术深度与全球顶尖大学认可度,且孩子适应高强度学术训练,私立汇佳学校的IB课程...
答家长/同学你好!关于“本科出国留学是否一定要读国际学校”的疑问,答案明确——完全不是必需的。国际学校只是留学准备的路径之...
答国际学校强调全面发展,偏科的孩子适合报名吗?偏科的孩子报名国际学校,既可能因课程体系灵活性获得突破,也可能因评估标准差异...
免费咨询
张老师
关注微信公众号
招生政策随时看
关注小程序
学校简章学费随时查
报名咨询电话:400-005-1568
育路教育
评论0
“无需登录,可直接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