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造价师考试《案例分析》知识点(35)
来源:环球网校发布时间:2012-04-27
第一节 寿命周期成本分析
一、工程寿命周期成本
(一)工程寿命周期
工程寿命周期是指工程产品从研究开发、设计、建造、使用直到报废所经历的全部时间。影响工程寿命周期的因素比较多,一般可归纳为:物理磨损,经济磨损,功能和技术磨损,社会和法律磨损。
(二)工程寿命周期成本
在工程寿命周期成本中,不仅包括资金意义上的成本,还包括环境成本、社会成本。
l.工程寿命周期资金成本
工程寿命周期资金成本,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经济成本、财务成本,它是指工程项目从项目构思到项目建成投入使用直至工程寿命终结全过程所发生的一切可直接体现为资金耗费的投入的总和,包括建设成本和使用成本。
2.工程寿命周期环境成本
工程寿命周期环境成本是指工程产品系列在其全寿命周期内对于环境的潜在和显在的不利影响。
3.工程寿命周期社会成本
工程寿命周期社会成本是指工程产品在从项目构思、产品建成投入使用直至报废不堪再用全过程中对社会的不利影响。
在工程寿命周期成本中,环境成本和社会成本都是隐性成本,它们不直接表现为量化成本,而必须借助于其他方法转化为可直接计量的成本,这就使得它们比资金成本更难以计量。对工程建设的影响可能是正面的,也可能是负面的,前者体现为某种形式的收益,后者则体现为某种形式的成本。在分析及计算成本时,应对他们影响进行分析甄别,剔除不属于成本的系列。
(三)工程寿命周期成本的构成
工程寿命周期成本是即该项工程在其确定的寿命周期内或在预定的有效期内所需支付的研究开发费、制造安装费、运行维修费、报废回收费等费用的总和。
寿命周期成本的一级构成包括设置费(或建设成本)和维持费(或使用成本)。在工程竣工验收之前发生的成本费用归入建设成本,工程竣工验收之后发生的成本费用(贷款利息除外)归入使用成本。在一般情况下,运营及维护成本往往大于项目建设的一次性投入。
二、寿命周期成本分析
(一)寿命周期成本分析的概念
要从总体的角度进行研究,在使资产具备规定性能的前提下,要尽可能使设置费和维持费的总和达到最低。寿命周期成本分析是对于项目全寿命周期而言的,而非一些人为设定的时间跨度。
(二)寿命周期成本的评价方法
(三)寿命周期成本评价法的一般步骤
寿命周期成本评价分析过程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明确系统(对象)的任务
系统的任务必须以目的或目标的形式具体地、定量地加以明确。
2.资料收集
在评价寿命周期成本时通常需要的资料有:1.市场分析资料;2.用户的使用资料;3.设计资料;4.可靠性、维修性资料;5.制造、安装、试运行资料;6.后勤支援资料;7.费用计算用资料;8.价值分析和降低费用的资料;9.系统的计划和进度管理关系的资料。
3.方案创造
为了更好地进行权衡,对系统各组成部分要考虑多种方案,以便从中选出可以完成任务而且经济性高的最佳方案。如果只有一个方案,我们就没有取舍的余地。在该步骤中,应掌握所能想到的各种方案及其特征以及通过选定的系统获得预定效果所需的费用概算。
4.明确系统的评价要素及其定量化方法
寿命周期成本评价最终要根据系统的效率(有效度)和费用两个方面来进行评价。
由于寿命周期成本必须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因此,建造进度和系统的使用年限将直接影响到最终的评价成本。
5.方案评价
方案评价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1)评价方案的“粗筛选”。先从已确定的评价要素着眼,以最重要的评价要素为依据对各方案进行一次评价,将评价显然不高的方案排除掉。
(2)对经过“粗筛选” 剩下的方案进行有效度和费用的详细估算。
(3)用固定费用法和固定效率法进行试评。
(4)从效率和费用两个方面对系统进行详细的比较、研究,选出最佳方案。
l)如果系统的效率和费用两个方面都是最优的,当然应选取该方案。
2)如果系统的效率相同,费用也没有大的差别,则需要通过分析定性因素来择优选用。
3)如果不存在各方面都是优秀的方案,则在最终决定哪个方案最佳时,应以与系统
预期功能关系大的因素为依据。
此外,对于耐用年限期间利益大体相同的两种方案,其优劣是难以判断的。此时,可以分不同的期限加以考察。如估算的耐用年限为 50年,可假定将其使用年限分为 20年。
25年、30年、40年等3-4个不同的期限,并据以计算出利益加以考察。当某方案从利益和费用两个方面都被认为最佳时,也可用该方法进行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