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安徽申论真题特点与命题趋势分析
来源:中公教育发布时间:2012-03-14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二、资料的组织
虽然每年安徽申论的题材都不同,但是给定资料的组织模式却相对稳定。
(一)资料内容全面具体
安徽省申论试题的给定资料内容充实,对有待解决的问题做了全面、具体的叙述。如2010年安徽申论B类考试针对的是“旅游业的零负团费”问题,资料首先介绍了当前旅游业存在的突出问题——旅游业的零负团费问题,然后对“旅游业的零负团费”问题的原因和危害进行了详细阐述,最后回到问题的解决,并通过介绍日本和合肥的成功经验以及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资料内容充实、全面,为考生作答提供了充分的依据,这就要求考生充分把握资料,紧扣资料进行作答。
(二)不回避省情
安徽省申论考试在选取资料的过程中,越来越强调与本省实际的联系。例如,2011年安徽申论B类试卷给定资料5是安徽省旅游局“乡村旅游工作报告”的节选;2010年安徽申论B类考试给定资料5第1小则资料介绍了安徽合肥的“‘零负团费’专项整治行动”,涉及到了安徽省情,并没有回避安徽省在旅游领域出现的问题,完全从安徽省实际情况出发,这就要求考生联系安徽实际,提出、分析并解决安徽省在发展旅游业过程中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地方色彩浓重。
但也应看到,安徽申论考试所涉及的问题并不局限于安徽本省,对全国其他地方也同样具有借鉴意义,而且其所选资料往往兼具省内资料与省外资料,本质上依然与中央政府的宏观政策紧密相连。这就要求考生一方面要密切关注本省、外省的省情省况,另一方面也要把握住国家整体的方针政策,同时将两者相联系,从本省实际出发把握宏观政策,充分备考。
(三)事实资料和理论资料相结合
事实资料是对客观事物的直接描述,是事实的陈述和实践的总结,形式可以是事例、典型、经验、做法、措施,也可以是数据、图表、文件、谈话,语言形式为叙述性的语句。表现为列举事例,列举数字,介绍经验、典型做法、措施等。理论资料是对客观事物和实践的抽象概括。表现为引述经典、引述文章言论、引述谈话言论、引述法律条文、介绍施政方针政策等等。
中公教育专家从近几年安徽申论考试情况看,其给定资料的组织呈现事实资料与理论资料相结合的形式,即在一条资料或多则资料中理论与事实内容并存或先后出现,由事实推出理论,用理论阐释事实。
(四)国内资料和国外资料互补充
申论给定资料又可以分为国内资料和国外资料。安徽申论考试涉及的主要是国内问题,因此有关国外内容的资料一般是为起到经验或教训的目的而出现。就所占比重来说,国内资料占主要地位,但是国外资料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三、题目的设置
(一)题量灵活化
安徽公务员申论考试,试题数量一直处于变革中。其中,2006~2008年三年间一直保持三题模式;2009年为五题模式;2010年A、B类试卷均为四题模式;2011年A类试卷为四题模式(第一大题下设三个小题),B类为五题模式。可以预测,未来一段时期,四题、五题模式将是趋势。

(二)大题套小题
从2011年申论考查情况看,安徽省考申论试题出现了“大题套小题”的现象,即试题经常会在大题之下再出两道小题。
「示例」请根据给定资料中的画线部分分别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请用简洁的语言,说明给定资料1的调查数据反映了什么本质问题。(4分)
(2)请用一句话,说明给定资料1③谈到的现象反映了什么本质问题。(3分)
(3)请用一句话,说明给定资料11中专家披露的数据反映了什么本质问题。(3分) (2011?安徽?A?第一题)
「分析」通常大题中的每一个小题的字数和分值要求都比较低。但是,因为实际题目数量增加了,测查面也就随之加大。
【责任编辑:育路编辑 纠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