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模拟试题(十三)
来源:华图教育发布时间:2011-11-02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四、参考答案
1.答案提示
我国正处在经济建设的初期,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常常发生冲突。以往都是环保让步,经
济发展,导致了我们现在恶劣的生态环境。“住宅楼不得商用”是件小事,但却能够引发我们深
入的思考,我们不得不面对以下一些问题:
(1)生产模式不适当造成人类对资源的消耗速度已超过了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速度;
(2)高消费观念导致人们不是根据生活的实际需要来确定消费品种数量,而是超前、超量
地去消费,危害严重;
(3)人口与资源配置的不协调,人与资源的矛盾对经济发展潜力的制约将日益严重。
2.答案提示
为了未来更好地发展,人类必须要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更好
地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
(1)发展经济兼顾环保。由于我国目前生产力水平处于高消耗、低效率阶段,广大人民群
众的环保意识还处于初级阶段,不能合理和自发地解决环保问题,相应的法律法规还不完善,
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我们对发展经济和环境保护两者之间问题处理上的一些冲突和误导,必
须改善这一状况。
(2)处理好环保与个人利益的冲突。
(3)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树立一种适度的消费理念。
参考例文
让可持续发展思想深入人心
人类认识自己、探索社会的成因,自觉地建立合理的社会关系,建立人际关系的规范,形成理论,最多不过几千年,因而还很不成熟。认识自然,驾驭自然,有时成功,有时失败,算一算总账,成功多于失败,才有今天的科技成就和文明生活。但人类认识社会、研究社会,并从中认识它的发展规律,时间要晚得多,科学唯物史观的发现迄今还不到二百年。
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深度和广度远超过对社会的认识,这种认识上一轻一重的现象,造成了人们当初意想不到的结果。近百年来的科技成就使人们产生一种错觉,认为没有造不出的器物,没有办不成的事。但伴随着科技进步,也出现了人类亲手制造的灾难,如生态破坏、新生的疾病(如艾滋病等)、臭氧层破坏、水土流失、沙漠化等等。
于是在前进的道路上,人们又开始反思。我们要发展,发展是总方向、总目的。但不能只顾眼前、不顾后果,必须同时看到今后。
可持续发展,就是顺应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进程和时代发展的潮流,从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出发做出的必然选择。1994年3月,我国政府发布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并把它作为我国今后发展的指导性文件。
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十五”计划的《建议》强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长远大计”,并把实现可持续发展列为未来五至十年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主要任务之一,对加强人口和资源管理,重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提出了明确要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责任编辑:育路编辑 纠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