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公务员行测言语理解试题及解析(七)
来源:育路教育网发布时间:2011-11-02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1. B[解析] 文段主要说明了海水酸化使鱼儿“变傻”,影响鱼儿的生存。A项,偏离文段主题;C项,说法片面,以偏概全;D项,过度引申,超出文段表述范围。故本题选B。考试大论坛
2. C[解析] 文段主要强调很多化石因过分雕刻,成为失去意义的“假”化石。A项,文段没有接着解释化石的重要性;B项,文段没有接着说明如何修理化石,可知文段不是强调如何修理;D项,文段只是说有很多化石为“假”化石,并没有说博物馆中多数为假化石,故排除D。本题正确选项为C。
3. D[解析] 注意区分理论与事实。AC两项是科学家提出的浮质对气候变化影响的理论,故不属于事实,排除AC两项;B项,“大气中的浮质对气候的影响有两种截然相反的效果”是科学家根据理论采用的调查方式,也不是事实,亦排除;D项,属于事实。本题正确选项为D。
4. C[解析] 这段文字主要讲述了现代知识分子的人生目标,文段从一开始就提到现代知识分子的人生目标的特点,最后两句又具体地阐述了现代知识分子的人生目标。A项,说法片面;B项,以偏概全,社会定位主要是为了解释人生目标,而不是文段针对的主要问题;C项,说法正确,符合题意;D项,属于过度引申。本题正确选项为C。
5. D[解析] 根据②句中代词“此”和转折连词“却”,可以断定②必接于④后,即顺序为④②;根据①和⑤两句中的关联词“则”,可断定这两句的顺序应是①⑤,并且应当在②后对②中的“不同景观”进行解说,然后③句过渡,⑥句指明原因。即D项为正确选项。D项符合提出问题(④②)——列举现象(①⑤)——指明原因(③⑥)这一思路。
【责任编辑:育路编辑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