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三、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 1.监测因子 凡项目排放的污染物属于常规污染物的应筛选为监测因子。有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允许浓度的,也应筛选为监测因子;对于毒性较大的应选取有代表性的污染物作为监测因子; 2.监测制度 3.监测布点(重点) (1)监测点设置应根据项目的规模和性质,结合地形复杂性、污染源及环境空气保护目标布局,综合考虑监测点设置数量。 (2)监测点的布设应尽量全面、客观、真实反映评价范围内的环境空气质量。 4.监测采样(了解) 5.同步气象资料要求(了解) 6.监测结果统计分析(重点) 按布点要求选取有代表性的监测点位,并以列表的方式给出各监测点位位置,监测内容以及监测方法等内容。监测结果统计分析内容包括分析各监测点大气污染物不同取值实践的浓度变化范围,各取值实践最大浓度值占相应标准浓度限值的百分比和超标率,评价其达标其达标情况,并分析大气污染物浓度的日变化规律,大气污染物浓度与地面风向、风速、邓气象因素和污染源排放的关系,以及分析重污染时间分布情况及其影响因素。 (1)超标率=超标数据个数/总监测数据个数×100% (2)监测数据的变化规律分析 分析各项监测数据的日变化规律,选取典型变化规律,绘制污染物日变化图,参考同步气象资料和周围污染源分布与排放情况分析其变化规律,并分析重污染时间分布情况及其影响因素。 |
环境影响评价师辅导科目 |
主讲老师 |
精讲班 |
考题预测班 |
报名 |
||
课时 | 试听 | 课时 | 试听 | |||
周建勋 |
40 |
![]() |
10 |
![]() |
||
丁淑杰 |
![]() |
10 |
![]() |
|||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 | 丁淑杰 | 40 | ![]() |
10 | ![]() |
![]() |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 | 冯老师 | 40 | ![]() |
10 | ![]() |
![]() |
环境影响评价师论坛热贴: |
【责任编辑:育路编辑 纠错】 |
|
阅读上一篇:2012年环评师考试技术方法考点7 |
|
阅读下一篇:2012年环评师考试技术方法考点9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