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1)环境至气质量现状 环境空气污染源调查结果:贾汪区内小型企业众多,全年运行的工业锅炉总台数为126台,共计644.4t,且零星分布,属于面源性质。2002年贾汪区原料煤消耗量为40.22万t,燃油量810to全年二氧化硫、烟尘、工业粉尘三项指标排放量分别为4016t、2557t、14408to其中二氧化硫、烟尘与前两年相比略有下降,工业粉尘则下降幅度较大。 分析: 应计算各污染源、主要污染物的等标排放量,并进行排序,得出评价区的主要污染源和主要污染物,以及其所占的污染负荷率,并分析原因。 (2)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结果 监测点位及监测因子。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共设置了7个监测点,具体监测点位置及监测因子见表15. 分析: 环境空气现状监测除灰场测点外均应测PM10.,该项目为火电厂的特征污染物,若现状不监测,预测值则无法叠加。布点原则应分别列出主导风向下风向近距离关心点、远距离关心点,以及居民集中的城镇关心点、敏感目标保护点、清洁对照点环境功能等。 (3)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评价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统计结果表明: 在评价区内各监测点S021h平均浓度值范围为0.004-0.225mg/m3,日均值范围为0.004-0.069mg/m3,均优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1996)中二级标准相应的S021h平均浓度限值0.50mg/m3和日均值0.15m9/m'的要求;在评价区内各监测点N021h平均浓度值范围为0.005~0.123mg/m3,日均值范围为0.010-0.054mg/m3,分别优于GB 3095-1996中二级标准相应的N021h平均浓度限值0.24mg/m3和日均值标准0.12mg/m3的要求;在评价区内各监测点TSP日均值范围为0.090-1.152mg/m3,监测期间仅2号、5号点TSP无超标现象,其他各点均有不同程度的超标;在评价区内监测点PM10日均值范围为0.09l一0.933mg/m3,监测期间各点均有不同程度的超标,污染最为严重的为紫庄镇,其次为贾汪区城区。 分析: 对环境空气现状监测结果进行分析,应分析监测结果占标准值的百分比,分别给出 各污染物的1h和日均值的超标率、最大超标倍数,分析TSP和PM,。超标原因,并按 照单项质量指数法对监测结果进行评价。
|
环境影响评价师辅导科目 |
主讲老师 |
精讲班 |
考题预测班 |
报名 |
||
课时 | 试听 | 课时 | 试听 | |||
周建勋 |
40 |
![]() |
10 |
![]() |
||
丁淑杰 |
![]() |
10 |
![]() |
|||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 | 丁淑杰 | 40 | ![]() |
10 | ![]() |
![]() |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 | 冯老师 | 40 | ![]() |
10 | ![]() |
![]() |
环境影响评价师论坛热贴: |
【责任编辑:育路编辑 纠错】 |
|
阅读上一篇:2012年环评师考试案例分析讲义精华72 |
|
阅读下一篇:2012年环评师考试案例分析讲义精华74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