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决胜国考判断推理之逻辑判断(1)
来源:育路教育网发布时间:2011-10-26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逻辑判断,对于众多考生来说,在备考与应试时都是相对有难度的一部分,试题的特别之处无非两个:第一,运用和考查了日常生活中少见的逻辑学知识;第二,“好好话不好好说”。也正因为这两点,这部分试题在考场上通常是被放弃或直接蒙的部分。但是,这都只是表面现象,究其本质,逻辑判断只考到极少的逻辑学知识;另外,对于考生来说,面对大段的文字材料,题干阐述得再多、再绕,也都是浮云,只要学会简化题目条件,阅读起来没有任何问题,推理答案时思路也会非清晰。
今天,我们先对近几年国家公务员行测考试中出现的逻辑判断题目做个统计,进行总体的分析。这是必须的,因为,国考就是一场战役,从总体上了解作战对象,在任何时候都不会过时!
以上是对近四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中逻辑判断部分具体考点的统计。
首先,先从最直观的数字方面来分析:考查最多的是削弱类题目,最多时在2010年考了6道题;阅读推理考查比重逐年下降,以致近两年都没有考到;支持类、前提类与解释类题目基本在一道左右;分析推理与复合命题总共维持在3道左右。这些题目在试卷中已经定型,考生在备考时应与其他公务员类考试进行区分,因为像三段论、模态命题等考点与题型在国家公务员考试中基本上是考不到的。
另外,我们通过几道例题来了解下每种题型:
分析推理。
例:甲、乙和丙,一位是山东人,一位是河南人,一位是湖北人。现在只知道:丙比湖北人年龄大,甲和河南人不同岁,河南人比乙年龄小。(200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第97题)
由此可以推知:( )
A。甲不是湖北人 B。河南人比甲年龄小
C。河南人比山东人年龄大 D。湖北人年龄最小
在几个对象之间寻找对应关系的题目,就是分析推理,这类题目相当具有趣味性,考生在备考时要注意兴趣与备考重点之间的分别。
【责任编辑:育路编辑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