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网
 自考动态  报考指南  考试政策  复习指导  课程设置  自考试题  自考就业  考生故事  助学单位  自考论坛 
 公共课: 真题|模拟题|笔记串讲  经济类: 真题|模拟题|笔记串讲  法学类: 真题|模拟题|笔记串讲  文学类真题|模拟题|笔记串讲  高校招生  网络课堂

专家详解2010自学考试优势及特点

作者:   发布时间:2011-07-05 17:31:55  来源:育路自考网
  • 文章正文
  • 资料下载
  • 自考圈
  • 论坛

    学考试有何优势、特点?应该如何看待自学考试?为进一步了解自学考试,笔者近日走访了广西招生考试院自学考试管理与社会考试处李力老师。

    自学考试开放、灵活、投入少

    自学考试是对自学者进行以学历考试为主的高等教育国家考试,是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国家考试相结合的高等教育形式。李力老师认为,自学考试权威性高,而且对考生的性别、年龄、民族、种族和已受教育程度不做限制,在学制、学时、报考次序等方面也没有限制,具有较大的开放性、灵活性。他说:“自学考试可以部分或者完全以业余自学为主,学习、考试均可在业余时间完成。参加自学考试比进入普通高校、成人高校和网上学习投入的资金要少,是一条投入少、效益高的接受高等教育形式。”

    李力老师说:“自学考试可以采用完全业余的方式进行学习,最适合那些不方便请假、但是又想通过学习获得国家承认学历文凭的在职人员。”他认为,自考考生可以根据本人的实际学力、资金、时间等等具体情况制定学习计划和安排考试进程,自己掌握学习周期。

    另外,自学考试相对其他考试需要投入的资金更少。据悉,在广西报考自学考试每科需34元,加上教材费用,每科成本在60元左右。理想的情况下,投入1000多元可以获得专科或者专升本的文凭。

    考试限制低 五类人群适合报考自学考试

    自学考试有那么多优势,那么什么人群适合报考自学考试呢?李力老师介绍说,有五类人群较适合报考自学考试。他们包括不便离开工作岗位的在职人员、有意选修第二学历的在职人员或在校本科大学生、经济条件较差的青年求学者、专科在校生。另外,有意要提升本人文化素质的人群也十分适合报考自学考试。他说:“自学考试对报考者要求限制较低。参加自学考试也不一定以获取毕业文凭为目的,通过参加单科的学习和考试,考生也可以不同程度地提高文化教育水平。”

    正确定位自己 积极备战自考

    自学考试毕业生与正规大学的毕业生竞争时可能会处于劣势。李力老师认为,考生不能因此而灰心,而应该正确定位自己,正确的看待自学考试对自己的意义。他说:“通过自学考试拿到文凭后,考生可以大大增加竞争的实力。”另外,自学考试是非常严格的国家考试,能够通过自学考试拿到毕业证的考生,应该对自己充满信心。社会上谈到自学考试,第一印象就是很难。李力老师建议:“考生要克服畏难的心理,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提高自己的自学水平。只要下功夫,要通过考试并不成问题。”

    另外,李力老师建议,考生对自学考试教考分离的特点要有足够的认识和重视。“考生首先要详细了解专业考试计划,详细了解自己所学专业有什么具体要求。考生还应经常访问广西招生考试院的网站,查询有关计划变更的信息。以免延误毕业或者付出额外的精力。”

    谈到自考的技巧。李力老师建议,公共课比较难过关的考生,建议优先报考公共课;而自学能力较强、希望尽快拿到毕业证的考生,应优先报考专业课。而对只有高中毕业学历的、想要获得本科毕业的考生,建议专科(基础科段)和本科段同时考,并优先安排专科(基础科段)的考试。他认为,考生应尽量多报考各科目。就算是不全部及格,也是一个学习和锻炼的机会。

    李力老师还特别提醒说:“建议考生要扎扎实实的学习。自学考试试题的命题范围是很宽的,用猜题的办法应付考试成功的几率很小,是不明智的,也是低效率的。”

热门资料下载:
<
自考最新热贴:
【责任编辑:育路编辑  纠错
阅读下一篇:自考必备的五大能力
【育路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育路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育路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育路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育路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自考报名咨询电话:010-51291357 51291557
热点专题
 
 自考热点关注
                        MORE>>
学员报名服务中心: 北京北三环西路32号恒润中心18层1803室(交通位置图
咨询电话:北京- 010-51268840/41 传真:010-51418040 上海- 021-51567016/17
育路网-中国新锐教育社区: 北京站 | 上海站 | 郑州站| 天津站| 山东站| 安徽站
本站法律顾问:邱清荣律师
1999-2011 育路教育版权所有| 京ICP证1004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