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育路教育网小编特为大家整理了2011年环评师《技术方法》冲刺试题,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取得一个好的成绩! 1、对于粒径小于15μm的颗粒物,当需要计算其地面浓度时,应采用( )模式计算。 A.虚点源模式 B.气体模式 C.倾斜烟云模式 D.窄烟云模式 2、下面技术中属于先进的燃煤技术的有( )。 A.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 B.循环流化床燃烧 C.煤和生物质及废弃物联合气化或燃烧 D.低NOx燃烧技术 E.改进燃烧方式 3、危险废物填埋场中,如果天然基础层饱和渗透系数小于( ),且厚度大于5m时,可以选用天然材料衬层。 A.1.0×10-5cm/s B.1.0×10-6cm/s C.1.0×10-7cm/s D.1.0×10-12cm/s 4、对于粒径大于15μm的颗粒物,当需要计算其地面浓度时,应采用( )模式计算。 A.虚点源模式 B.气体模式 C.倾斜烟云模式 D.窄烟云模式 5、关于吸附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有( )。 A.吸附是溶解质向固体物质传输的过程,它仅包括在固体物表面的吸附作用 B.污染物在水和沉积物之间的分配过程一般是由沉积物的物理化学性质决定的 C.被吸收物称为吸着物,固体物称为吸着剂,从颗粒表面释放吸附的物质过程称为解吸作用 D.在吸附过程中,固体沉积物表面作用于污染物的能量来自伺体表面的化学力 6、环境影响按影响的来源分为( )。 A.直接影响 B.间接影响 C.累积影响 D.不利影响 E.有利影响 7、有关无组织排放源统计的说法正确的有( )。 A.无组织排放源统计的方法主要有3种,即物料衡算法、类比法、反推法 B.物料衡算法是通过全厂物料的投人产出分析,核算无组织排放量 C.类比法是与工艺相同、使用原料相似的同类工程进行类比,核算本厂的无组织排放量 D.通过对同类工厂,正常生产时无组织监控点进行现场监测,利用点源扩散模式反推,以此确定工厂无组织排放量 E.通过对同类工厂,正常生产时无组织监控点进行现场监测、利用线源扩散模式反推,以此确定工厂无组织排放量 8、某工厂全年燃煤4000t,所用煤的灰分为10%,燃煤锅炉装有除尘器,其效率为95%,该厂所排烟气中烟尘占煤灰分的40%,则该锅炉全年排尘量为( )。 A.40t B.80t C.8t D.12t 9、关于污水排放口的考核,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对第一类污染物,不分行业和污水排放方式,也不分受纳水体的功能类别,一律在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排放口考核 B.对清净下水排放口,原则上应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C.总排放口可能存在稀释排放的污染物,在车间外排口以排放标准加以考核 D.废水混合排放口以计算的混合排放浓度限值考核 10、对于高架连续点源,在风速为3m/s,有效高度为H时,地面最大浓度为Cm,试求当风速为5m/s,有效高房H/2,地面最大浓度是Cm的( )倍。 A.6/5 B.3/5 C.5/6 D.3 |
环境影响评价师辅导科目 |
主讲老师 |
精讲班 |
考题预测班 |
报名 |
||
课时 | 试听 | 课时 | 试听 | |||
周建勋 |
40 |
![]() |
10 |
![]() |
||
丁淑杰 |
![]() |
10 |
![]() |
|||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 | 丁淑杰 | 40 | ![]() |
10 | ![]() |
![]() |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 | 冯老师 | 40 | ![]() |
10 | ![]() |
![]() |
环境影响评价师论坛热贴: |
【责任编辑:育路编辑 纠错】 |
|
阅读上一篇:2011年环评师《技术方法》冲刺试题(7) |
|
阅读下一篇:下面没有链接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