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路教育网考试阅读推荐」 本报讯(记者兰艺云实习生刘汩) “至少得让他知道有我这么个人,这样才能多些胜算。”随着研究生考试初试成绩公布的临近,不少考生开始千方百计寻找自己报考导师的通讯方式,建立联系,为复试做“功课”。 近日,记者调查发现,考生们在和报考导师建立联系时是各显神通,方式也是五花八门。 一些报考本校研究生的考生,很容易就可以打听到导师的联系方式,甚至可以登门拜访。相对而言,跨校报考的考生则要费些周折。 “我找到导师联系方式时的兴奋程度甚至不亚于做出了一道考试难题。”报考一所外地大学的小李告诉记者,他是托了六七个人才找到这个老师的联系方式的。 记者还发现,另有不少考生选择通过新兴的微博与导师建立联系。在某位大学教授的微博里,记者看到,最新一条状态下有几十条留言,其中一多半为考生所留,留言内容多是考生的自我介绍。 据记者了解,除了少数考生能得到导师的电话号码,大多数人与报考导师的联系方式还是主要以电子邮件这类网络形式为主。 “说实话,我也不太清楚该和导师如何沟通,可能就是想留个好印象,复试时顺利些吧。”当记者问到小李会和导师说些什么时,他自己也很含糊。 老师观点 考生主动联系的确能留印象 “与导师建立联系,就是一个双方相互了解的过程。”今天上午,北京工商大学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教授告诉记者,在报考过程中,许多与他联系的考生的确能给他留下印象。 他说:“我现在带的一个研究生,从大二就和我取得了联系,其间我们进行了很多学术上的交流,最后他能顺利考取是顺理成章的事。” 据该教授介绍,与自己报考导师建立联系的传统实际上源自西方,但进入我国后,在学术交流的基础上也掺杂进来很多人情上的东西,这就造成近年来在找导师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负面新闻。 老师建议 保持正确心态忌带有功利性 “联系导师这件事本身并没有错,但如果掺杂进来太多的功利色彩就会变味。”北工大这名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提醒考生,在联系导师时应该保持一个正确的心态。 他向记者介绍说,在联系过程中,导师一般会通过言谈、见解对考生的学识和人品有一个初步的考量。所以,考生在与导师交流时应多围绕对学术的理解、对自己志向的阐述展开,争取树立一个积极正面的形象。 “个别考生也会在联系的过程中表现出很强的功利性,这样反而会引起导师的反感。”该教授表示,遇到一些对报考方向比较模糊的考生,他都会进行讲解,但有些考生甚至会直接索要试题,这样印象分就大打折扣了。 “研究生考试公平性是有严格流程保证的,真才实学是唯一的通行证。”该教授称。 |
考研最新热贴: |
【责任编辑:育路编辑 纠错】 |
|
阅读上一篇:2011年山西大学考研成绩查询系统开通 |
|
阅读下一篇:下面没有链接了 |
|
|
报考直通车 |
·考研成绩陆续公布 考生微博联系导师套近乎 |
·2011年山西大学考研成绩查询系统开通 |
·开学首日考研自习室排长龙 占座成头等大事 |
·2011年山东中医药大学考研成绩查询入口 |
·鲁东大学2011年考研成绩分数查询入口 |
·滨州医学院2011年考研成绩分数查询 |
·2012年英语专业考研优秀院校推荐之山东大学 |
·2012年英语专业考研优秀院校推荐之华中师范大 |
·2012年英语专业考研优秀院校推荐之清华大学 |
·2012年英语专业考研优秀院校推荐之湖南师范大 |
·2012年英语专业考研优秀院校推荐之华东师范大 |
·2012年英语专业考研优秀院校推荐之福建师范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