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课程  书店 学校  题库 论坛  网校  地方分站: 北京 | 上海 | 郑州 | 天津
报名咨询热线:010-51268840、51268841
 考研网
考试动态 报考指南 考研知识: 资料下载|考研经验|院校招生|专业硕士|考研辅导 考研教材 考研论坛 考研下载
 数学: 真题|模拟题|学习指导|讲义辅导  英语: 真题|模拟题|学习指导|讲义辅导  政治: 真题|模拟题|学习指导|讲义辅导  专业课试题  网络课程  在职研
地区信息

考研队伍“被壮大” 是理性还是无奈

作者:   发布时间:2011-01-17 10:31:27  来源:育路教育网
  • 文章正文
  • 网校课程
  • 资料下载
  • 育路攻略
  • 论坛

    「育路教育网考试阅读推荐」

    本月15日至16日举行的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是2011年第一大考,全国共有151万考生参加。

    先看今年考研的一道政治题目:我国数学家华罗庚在一次报告中以“一支粉笔多长为好”为例,来讲解他所倡导的优选法,他解释:“每支粉笔都要丢掉一段粉笔头,就这一点来说愈长愈好。但太长了,使用起来很不方便,而且容易折断。每断一次,必然多浪费一个粉笔头,反而不合适。”因此,就出现了粉笔多长最合适的问题——这就是一个优选问题。这里不妨借用“这支粉笔”来解剖一下考研“被壮大”的热点话题。

    这是一个“被”字频出的年代,如今,考研队伍越来越庞大,诸多考生抱怨:“我们的考研队伍是‘被’壮大的。”考研,到底是出于理性还是出于无奈?是谁让考研热一再升温?诚然,目前的就业市场不乐观,是催生考研大军的最主要因素,很多人为了能够躲开目前的就业压力和增加自己的竞争力,就选择了研究生这个“避风港”。但要看到,考研也成为了一个“翘翘板”——考上研究生,一时找不到心仪的工作,就读研;若有满意的岗位,就弃读;若考不上,就心无二意地找工作。这是社会进步给学子提供了多项选择的可能,不应只看作是就业难挤压的结果。好比一支粉笔,有人或许喜欢长一点,有人愿意抓短一点的,因人而异,有什么不可以?

    还要看到,目前国家对教育的重视,也是催生考研热的原因之一。可以这么说,没有创新型人才,没有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就没有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而研究生教育是公认的高质量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摇篮。

    然而,当下人们更多关注的是就业问题,甚至“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只看到就业,看不到国家的前途命运问题。网上曾有一则帖子很流行:“本科生满街走,研究生多如狗,只有博士还可以抖一抖。”而各大媒体频以“就业倒挂”来形容研究生,诸如“研究生就业率最低,专科生就业率最高”等信息不绝于耳。无论是政府,还是教育者、社会大众,抑或是考生,都应用一份国家责任感来看待考研“被壮大”。这就好比一支粉笔,不能因为使用时常被折断一截,粉笔工厂就只生产短小的粉笔。因此,考研“被壮大”,未必不是一件好事。关键在于,今天的考研队伍中能否走出“明天的钱学森”。

    风物长宜放眼量。网上“2011年考研十大最受争议话题”正热,诸如:“女研究生读得好不如嫁得好”:“考研是不是一种病”:“奥运冠军研究生被清退闹剧”等,都折射了围绕考研的种种乱象,而研究生话题还将不断延续由社会不端与潜规则浸透而来的弊端,更有侧重于功利性而误读的社会心态,这些都需要政府、教育者着力应对与积极引导,站在“中国创造”的高度来破解当下研究生领域的问题,使学术创新回归本源,使研究生确立应有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对得起“研究”二字,让“长粉笔”有“长粉笔”的用途,“短粉笔”有“短粉笔”的用处,而不是所有的“粉笔”都要折断了才能舒服使用。

考研最新热贴:
【责任编辑:育路编辑  纠错
阅读下一篇:下面没有链接了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报考直通车
 
报名时间:2010年10月10日——10月31日网上报名,
11月10日——11月14日现场确认。
报名地点:报名地点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办
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确定,一般在高校设报名点。
考试时间:2010年1月15日-16日初试,4月复试。
                       MOR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更多>>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