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路教育网考试阅读推荐」 
    MBA教育在中国已经经历了20年的风风雨雨,在这二十年中,中国的MBA从最初的完全引进欧美教学模式到今天的探索适合中国经济需求的教学模式,一直在不断的探索前进当中。在金融危机过后,社会上对聚集着世界顶尖的管理人才的华尔街质疑声越来越大,很多媒体甚至打出了“华尔街太缺德”这样的新闻头条。作为培养管理人才的商学院来讲,这无疑是给了这群站在世界经济顶尖的高等学府狠狠的一耳光。面对社会的谴责声浪,为了挽救岌岌可危的商学院信誉,各校商学院开始自我检讨。2009年达特茅斯大学塔克商学院已将企业伦理和社会责任列为必修,纽约大学史登商学院加开因应金融危机的政策课程,连首屈一指的哈佛商学院,2010年初也要开道德领导的课程。 
    事实上,对MBA是否要开设道德课程的争议并不是从金融危机才开始发展的,早在2005年,哥伦比亚大学就试图采取一些引人入胜的形式在MBA教育中加入伦理道德的内容。伦敦商学院(London Business School)副院长史密斯(Craig Smith)表示﹐许多商学院对道德教育的重视程度并没有得到提高﹐很多情况下它最多只是作为学生的选修课之一﹐很难发挥作用。伦敦商学院要求所有全职MBA和高管MBA必须学习道德课程。 
    MBA道德课程的开始也在中国广泛的引起了热议,2007年上海大学MBA项目就已经将学员的道德评定列入了学分考核,不合格者不能毕业。在今年10月20日,清华大学举办的清华管理全球论坛上,清华大学经管院院长钱颖一就表示,清华大学MBA项目目前并没有开始MBA道德课程,但是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的道德引导。钱院长认为商业道德在实践中让学生认识到要比在专门的课堂上认识要深刻得多。 
    MBA道德课程收到如此的关注并非是没有道理的。然而是不是真的要在MBA的教学中开设完整的道德教育课程就要值得深思了。众所周知,道德本身就是一个比较宽泛、模糊的概念,偏重于理论,实践的例子又太过刻板。要让MBA这些具备高智商、高情商的人群去读这种教小学生用的道德课程未免有些可笑。再者,道德课程的开设本身就是对人类的一大讽刺,我们的道德观都是在很小的时候建立的,如果在成人之后还学习道德,那文明反而倒退了?MBA的商业道德是必须要得到重视,但是并不是教条式的重视。刻意的开始道德课程反而更像是为了掩饰道德教育的不足。学生们能在道德课上学到多少,真正能领会的有多少,真正能实践的又有多少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