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校选择:艺术院校 | 独立学院 | 民办高校 | 高职高专 | 出国留学 | 港澳招生 | 网络学院
 决战高考:政策法规 | 高考护航 | 各科备考 | 志愿填报 | 心理调节 | 饮食健康 | 考场内外 | 分数线 | 真题 咨询热线:010-51291357/51291557

高考作文四大意识的缺失

作者:   发布时间:2010-12-18 08:52:37  来源:育路教育网
  • 文章正文
  • 调查
  • 热评
  • 论坛

    「育路教育网考试阅读推荐」

    一、非驴非马,缺少文体意识

    命题作文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文体不限”,但对此有不少老师与学生存在错误理解:认为“文体不限”就是不需要文体的规范,写起作文来信马由缰,随心所欲,其结果,写出的文章成了非驴非马、非猪非狗的“四不像”。其实,“文体不限”并非不需要文体的规范。对目前高考作文中的“文体不限”宜作这样的理解:提供考生多种选择的机会,便于学生在自己擅长的文体中自由发挥,写出自己的最高水平。

    而从今年的阅卷情况看,这方面考生做得不尽如人意。相当一部分的考生,开头引用或概括一下作文材料,提出观点,中间记叙有关主题的一件事,结尾来一番议论。从开头结尾看,属于议论文;但从主体看,却又像记叙文。文体不伦不类,最后阅卷老师只能根据其语言功底,给个三类文上下浮动的分数。

    二、简陋寒伧,缺少素材意识

    从一篇文章的构成来说,文章所选用的材料才是文章的血肉,是文章的神,只有材料精彩了,文章才能形神兼具,血肉丰满,生动感人。

    但我们不无遗憾地看到,在本次高考的作文中,考生表现出素材的匮乏令人咂舌。概括起来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浮光掠影,泛泛而谈。有些文章,总体构思尚可,角度也较新颖,但其论述时只是蜻蜓点水,隔靴搔痒,论述不深入,不到位,说理仅停留在表面,文章也就缺乏一定的说服力。好比一个外表英俊的人,谈吐却俗之又俗,很难让阅卷老师留下好印象。

    2.一事到底,材料单薄。与平时作文中泛泛而谈比较相似的是,不少考生由于积累缺乏或者考场中想不起来,通篇只运用一个材料(这个材料往往即是话题中的材料)。这类文章,有的考生语言功底尚可,分析能力也可以,只得了二三类文,非常可惜。其补救办法是怎样把“有限”转化为“无限”,充实文章的材料,丰富文章的内容。

    3.材料堆砌,不会分析。与材料单薄相反,不少考生以为,多运用一些材料,文章内容才算充实。于是,他们在作文中堆砌了大量的材料,却不懂得去分析所运用材料与文题要表达的观点存在怎样内在的逻辑联系,结果材料是材料,观点是观点,如同水与油,不能很好地融合在一起,材料变成了展览品,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

    三、若即若离,缺少扣题意识

    “意犹帅也”、“万变不离其宗”、“古人作文一篇,定有一篇之主脑”,这里所说的“帅”、“宗”和“主脑”指的均是文章的中心。怎样才能使中心突出呢?别无他法,只要增强扣题意识。从阅卷情况来看,考生这方面的问题确实不少。或记叙了一件事,让阅卷者看不出你所写的与文题到底有无关联;或为追求语言的诗意,运用了原先准备好的话,不管文题。

    四、东拉西扯,缺少构思意识

    朱光潜说:一篇文章中每一个意想或字句就是一个兵,你在调用之前,须加一番检阅,不能作战的,须一律淘汰,只留下精锐,让他们各站各的岗位,各发各的效能。排定岗位就是摆阵势,在文章上叫做“布局”。从考生实际情况看,大部分考生缺乏谋篇意识,信手写来,想到哪里写到哪里,“跟着感觉走”,除此之外就是对提供的材料进行扩写,这样的文章,最终只能在基准分上下徘徊,难成气候。

以下网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立即发表评论
提交评论后,请及时刷新页面!               [回复本贴]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高校招生最新热贴:
【责任编辑:育路编辑  纠错
【育路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育路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育路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育路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育路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高校招生咨询电话:010-51291357 51291557
高校招生咨询电话:010-51291357 51291557
热点专题
 
 高考热点关注
学员报名服务中心: 北京北三环西路32号恒润中心18层1803室(交通位置图
咨询电话:北京- 010-51268840/41 传真:010-51418040 上海- 021-51567016/17
育路网-中国新锐教育社区: 北京站 | 上海站 | 郑州站| 天津站
本站法律顾问:邱清荣律师
1999-2010 育路教育版权所有 | 京ICP证1004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