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跟单员考试生产制造过程监控资料(二)

来源:发布时间:2010-10-29

  二、工艺准备的质量控制

  工艺准备是根据产品设计要求和生产规模,把材料、设备、工装、能源、测量技术、操作人员、专业技术与生产设施等资源系统、合理地组织起来,明确规定生产制造方法和程序,分析影响质量的因素,采取有效措施,确保生产按规定的工艺方法和工艺过程正常进行,使产品的生产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和控制标准的全部活动。工艺准备是生产技术准备工作的核心内容,是直接影响产品生产质量的主要体系要素。

  1.制订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计划

  (1)审查、研究产品生产的工艺性,确保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

  (2)确定工艺方法、工艺路线、工艺流程和计算机软件;

  (3)选择与质量特性要求相适应的设备,配备必要的仪器、仪表;

  (4)对采用的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进行试验、验证;

  (5)设计、生产、验证专用工装、储运工具和辅助设备;

  (6)制订工序质量控制计划。对关键工序、部位和环节实行重点的工序控制,对于重点控制的质量特性设置工序质量控制点。编制必要的产品检验计划,明确检验程序、方法、手段、检验质量特性与检验标准等;

  (7)培训操作人员,对特殊工序的操作与检验人员进行培训;

  (8)制定合理的材料消耗定额与工时定额;

  (9)确定在产品形成适当阶段的检验,对所有特性和要求明确接收标准;

  (10)研究改进生产质量和工序能力的措施和方法;

  (11)确定和准备生产过程的质量记录图表和质量控制文件与质量检验规范等。

  2.工序能力的验证

  工序能力是工序处于受控状态下的实际加工能力。在生产过程中,工序是产品质量形成的基本环节,因此,在工艺准备中应对工序具备生产符合产品质量要求的能力进行验证。

  3.采购的质量控制

  企业采购的物资和货品,诸如材料、零件、部件等都是产品的组成部分并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因此,应对全部采购活动进行控制。ISO9004一l标准关于采购质量的要求中明确指出质量体系中有关采购的内容至少应包括下列要素:

  (1)提出适合版本的规范、图样、采购文件和其他技术资料;

  (2)选择合格的供应商;

  (3)质量保证协议;

  (4)验证方法协议;

  (5)解决争端的规定;

  (6)进货检验程序;

  (7)进货控制;

  (8)进货控制记录。

  4.辅助材料、公用设施和环境条件的控制

  对质量特性起重要作用的辅助材料和设施,如:生产用的水、压缩空气、能源、化学用品等也应加以控制并定期进行验证,以确保对生产过程影响的统一性。

  5.工艺文件的质量控制

  工艺文件是产品生产过程中用以指导工人操作的技术文件,是企业安排生产计划,实施生产调度、劳动组织、材料供应、设备管理、质量检查、工序控制等的重要依据。

  对于制定的工艺文件必须贯彻执行,并保持相对的稳定性,若需修改,必须按规定的程序进行审批,以确保受控工艺文件的质量。

  三、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

  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的基本任务是:严格贯彻设计意图和执行技术标准,使产品达到质量标准;实施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质量保证,以确保工序质量水平;建立能够稳定地生产符合质量水平要求的产品的生产制造系统。

纠错

育路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育路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育路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育路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育路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