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美国教育机构与中国教育界的携手合作,正在进入第三个阶段。”近日,在桂林举行的双威教育第二届国际交流研讨会上,众多与会的中美教育专家学者表达了这样的观点。 美国西东大学商学院经济学教授尹尊声将美国教育机构与中国教育部门的联合办学勾勒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上世纪80年代初,这一阶段的标志是美国部分大学与中国高校建立起伙伴关系。中国高校的老师开始前往美国访学,美国高校的老师也前来中国高校开设讲座和部分课程。 第二阶段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这一阶段的标志是美国高校的MBA(工商管理硕士)课程开始在中国高校普遍开设。最初开设MBA课程的还是北京的高校,随着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师资力量的不断壮大,越来越多的高校能够结合中国自身的情况开设MBA课程。 目前,美国教育与中国的教育机构联合办学开始进入第三个阶段。这一阶段的特点是:通过教育投资机构的牵线搭桥,美国式教育的课程设置、教材、师资力量、教育理念、学术研究等,能够迅速独立学院并加以应用。 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常务副院长唐凌说:“由于在中国独立学院中所学习的课程,如果与美国课程交叉,学分可以互相承认,这就缩短了学生前往美国求学的时间。更为重要的是,在大学期间就能够通过接触与美国高校完全一致的教材、老师、课程、研究方法,相当于一种‘热身’,能够帮助将更多的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全球视野和跨国技能的人才。” 美国CGE总裁CarolynBishop认为,进入第三阶段的关键环节是“中美学生的交换项目”,这一项目完全可以通过高等院校的交流和教育机构的深层交往来实现。 |
【责任编辑:育路编辑 纠错】 |
|
阅读上一篇:2010中国最佳MBA排行日前揭晓 十强名单 |
|
阅读下一篇:下面没有链接了 |
|
【育路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育路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 |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育路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育路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育路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