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即将结束,又有一批高中毕业生进入全日制民办高校,开始自学考试的旅途。大学学习与中学有何不同?用什么样的学习方式才能适应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这都是摆在新一批90后自考生面前的问题。转变学习方式,学会自学,应该是在校全日制自考生所要迈出的第一步。 “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这是很多学生在中学时就不断听到的教诲。中学学习很大一部分是跟着老师学。而“自学考试”顾名思义,自学成为学习的主要方式,同时大学学习也要求学生有极强的自主性。这两点都意味着自考新生在学习方式上要有所转变。 首先,应对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所需的知识量要超过以往的中学课程。面对“不见底,不封顶”的大学专业知识,学生要有自主学习的欲望。一位教授曾对他的学生说:“我不是你们的老师,你们的老师是图书馆。”一语道出了大学学习的门径所在,即考生不能只满足于课堂,也不能只满足于教材。尽管全日制自考生可以在学校中接受课程辅导,但课堂上的讲授不再是对知识点的全面扫荡,而更多的只是授之以渔的点拨。虽然教材是命题依据,但仍需考生自觉进行延展性学习,才能更好更快地理解专业知识。单靠课堂,死盯教材,将无助于学生全面掌握所学专业知识,而考试时也会有捉襟见肘之感。 其次,全日制大学的自考学习时间上有很大的自由性。然而时间上的自由往往是把双刃剑。有些考生可以在2到3年的时间里就提前完成学业,有些考生到毕业时仍没有通过所有考试。从宏观上讲,有些课程考试院一年会安排多次考试机会,一次未通过还可以再考。然而相对宽松自由的考试时间,是对学习计划能力的考验,更是对计划执行力的考验。只有根据自身条件,自觉合理地安排长远的学习并严格执行,才能保证自考整体过程的顺利。从微观来说,大学的每一天都可以说是相对自由的,不会再有老师和家长帮助安排每天的学习生活。课堂之外,学生还有丰富的课余生活。处理好学习、娱乐、休息以及社团、实习等校内外活动的关系,定能使你在大学生涯取得满意的收获。没有人强迫学习,就意味着自己要鞭策自己。 因此,无论是自考还是大学学习,都要求考生具有更强的学习自觉性,这一转变过程既是对自己负责的过程,也是从高中通向大学,再从大学通往社会所必经的修行之路。 |
| 热门资料下载: |
| < |
| 自考最新热贴: |
【责任编辑:育路编辑 纠错】 |
|
阅读上一篇:北京:2010年10月自考报名勿盲目跟风 |
|
阅读下一篇:下面没有链接了 |
|
|
| 【育路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
|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育路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 |
|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育路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育路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育路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 |
热点专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