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校选择:艺术院校 | 独立学院 | 民办高校 | 高职高专 | 出国留学 | 港澳招生 | 网络学院
 决战高考:政策法规 | 高考护航 | 各科备考 | 志愿填报 | 心理调节 | 饮食健康 | 考场内外 | 分数线 | 真题 咨询热线:010-51291357/51291557

国外名校校长如何看待大学争夺“状元”

作者:不详   发布时间:2010-07-13 15:46:10  来源:网络
  • 文章正文
  • 调查
  • 热评
  • 论坛

  资助的数额主要是考虑学生的家庭收入,大约80%的密大本科新生都能得到资助

  2010年高考的成绩刚刚公布,大学间的“掐尖”大战业已开打。大学的奖学金应如何发放,大学教育与就业的关系,大学教育目的何在?针对这些问题,本刊采访了美国密歇根大学的校长玛丽·苏·科曼(Mary Sue Coleman)博士,希望美国大学的相关经验可以为我们所参考。

  科曼博士是生物化学家,她在1995-2002年曾任爱荷华大学的校长,2002年被任命为密大校长。在美国,科曼博士被普遍认为是全美有名的课堂教育角度多元化提倡者。2009年,她入选美国时代周刊评出的全美10名最佳大学校长。

  1,目前,中国的大学入学考试刚结束,大学们正忙于“掐尖”,也就是用高额的奖学金去争取第一名的学生。对这种生源争夺战,您怎么看?

  科曼:我们也提供奖学金,给那些特别优秀的孩子一笔优秀生奖学金,以及给那些家庭困难的孩子助学金。如何分配资助也是美国大学里我们一直在争论的问题。我认为,这需要一些均衡--如果只发放助学金或奖学金都是不对的。

  2,在您的大学,两种资金的比例如何分配?

  科曼:在密大,助学金占总额的比例超过奖学金。事实上,很多家庭困难的孩子真的非常优秀,所以,助学金和奖学金有很大程度的重叠。大约80%的密大本科新生都得拿到一定的资助。

  3,你们如何评估学生的优秀程度,如何遴选新生?

  科曼:我们会想办法全方位评估一个学生。申请时,学生们需要回答很多问题,他们的兴趣爱好、社会活动、选修过哪些课程等。我们还要求推荐信以及其他文件。我们的学生,不需要非常有钱,但他们得聪明、有健全的人格。

  4,在中国,大学校长通常都是政府任命的,您是被谁任命的?

  科曼:在美国,大学校长一般由一个校董会任命。这些校董会有的从校友中选出,有时也是政府选派。密大的校董会是由密歇根州的公民投票选出的8个人组成,他们任命了我。

  5,您怎么看待大学教育的普及化?也有人认为,教育资源有限,招收更多大学生必然意味着教学质量下降。

  科曼:我相信,21世纪是个知识的世纪,人们需要有更多机会接受教育。但每个人需求不同,接受教育的形式也就多种多样--某些人可能只需要在社区大学接受两年的职业教育,就可以去工作了;另外一些人可能想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我认为,学校教育之外再加上继续教育,这才是一个全面的教育图景。

  6,您认为,大学教育是一种全民教育还是精英教育?

  科曼:我们并不需要所有的人都去拿个博士学位,我们需要一些人去研究生物化学,我们还需要一些人去从事艺术、音乐等等。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必须成为大学者,这个世界需要各种各样从事不同职业的人。

  7,密大的前校长James Angell曾是通识教育的倡导者,他认为,“西方文明经典”类的课程对大学里的每一个学生都极端重要,在中国,目前也有人认为“阅读经典”对每个学生极端重要,您认同吗?

  科曼:我个人仍很赞成通识教育。但今天我觉得把通识教育宥于西方文明的想法有些狭隘了,西方文明只是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学生们需要变成世界公民。

  8,那您认为,今天的通识教育该包含哪些学科?

  科曼:我们希望学生都去学习一门或几门外语、有很好的英文(母语)写作技巧、数学和物理学的功底……我希望他们在科学、人文和艺术方面都有所涉猎。

  9,通识教育在中国我们也认为很重要,但中国很多大学也在考虑让毕业生找到工作。您认为这该如何平衡?

  科曼:我明白你的问题,但我们的本科生教育不会涉及专业甚至职业教育的内容。专业和职业教育出现在我们的研究生院中,我们有培养律师的法学院,培养医生的医学院,培养建筑师的建筑学院……

  10,您觉得大学的目的和功能是什么?

  科曼:我觉得,大学最重要的目的是给毕业生拥有美好生活所需的知识和技能,一个有教养的人才懂得更好地欣赏生活以及回报社会。

以下网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立即发表评论
提交评论后,请及时刷新页面!               [回复本贴]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高校招生最新热贴:
【责任编辑:育路编辑  纠错
【育路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育路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育路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育路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育路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高校招生咨询电话:010-51291357 51291557
高校招生咨询电话:010-51291357 51291557
热点专题
 
 高考热点关注
学员报名服务中心: 北京北三环西路32号恒润中心18层1803室(交通位置图
咨询电话:北京- 010-51268840/41 传真:010-51418040 上海- 021-51567016/17
育路网-中国新锐教育社区: 北京站 | 上海站 | 郑州站| 天津站
本站法律顾问:邱清荣律师
1999-2010 育路教育版权所有 | 京ICP证1004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