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11.污染物分析中,关于废渣应说明(ABCD)P16 A.有害成分B.溶出物浓度C.是否属于危险废物D排放量、处理和处置的方式和储存方法 12.新老污染源的“三本帐”指的是(ABC)P16 A.技改扩建前污染物排放量B.技改扩建项目污染物排放量 C.技改扩建完成后污染物排放量D废气、废渣和废水排放量 13.在核算污染物排放量的基础上,提出的工程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建议指标必须满足(ABC)P18 A达标排放B符合其他相关环保要求C技术上可行D能保证有力地执行 14.生态影响的补偿形式有(BD) A物质补偿 B就地补偿 C精神补偿 D异地补偿 15地下水的补给来源有(ABCD) A.大气降水B.地表水C.凝结水 D.其他含水层的水E.蒸发水 16.建设项目环境风险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中,事故风险源项分析得内容,包括(AC)。 A最大可信事故的发生概率B物质危险性识别 C危险化学品的泄漏量D生产过程潜在危险性识别 17.地下水水质现状调查的方法有(ABC) A.勘探试验B.搜集利用现有资料 C.现场调查D.物料衡算法 18.地下水质量评价以地下水水质调查分析资料或水质监测资料为基础,可分为(BD) A.加权指数法评价B.单项组分评价 C.南京指数法评价D.综合评价 19.河流取样次数的原则包括(ABC)。 A.在规定的不同规模河流、不同评价等级的调查时期中,每个水期调查一次,每次调查3~4天,至少有一天对所有已选点的水质因子取样分析 . B在不预测水温时,只在采样时测水温;预测水温时,要测日水温的变化情况 C.一般情况,每天每个水质因子只取一个样,水质变化很大时,每隔一定时间采样一次 D.一般情况,每天每个水质因子取两个样,水质变化很大时,每隔一定时间采样两次 20.湖泊、水库水质取样,取样位置的布设原则包括(ABC)。 A.取样位置应尽量覆盖推荐的整个调查范围 B.能切实反映湖泊、水库的水质和水文特点 C可采用以建设项目的排放口为中心,向周围辐射的布设采样位置 D一级评价:每个取样点的水样均应分析,不取混合样 |
环境影响评价师辅导科目 |
主讲老师 |
精讲班 |
考题预测班 |
报名 |
||
课时 | 试听 | 课时 | 试听 | |||
周建勋 |
40 |
![]() |
10 |
![]() |
||
丁淑杰 |
![]() |
10 |
![]() |
|||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 | 丁淑杰 | 40 | ![]() |
10 | ![]() |
![]() |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 | 冯老师 | 40 | ![]() |
10 | ![]() |
![]() |
环境影响评价师论坛热贴: |
【责任编辑:育路编辑 纠错】 |
|
阅读下一篇:下面没有链接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