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6.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经估算模式计算出某项目排放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Pmax)为30%,占标率10%对应的落地浓度所处最远距离(D10%)为0.8km(厂界内),则该项目的大气评价等级和评价范围边长是( )。 A.二级、5km B.二级、1.6km C.三级、5km D.三级、1.6km 7.某建设项目有两个大气污染源排放同一种污染物,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经估算模式计算出该污染物占标率10%的落地浓度所处的距离(D10%)分别是2.2km和5km,该项目的评价范围边长是( )km。 A.2.2 B.4.4 C. 5 D. 10 8.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三级的扩建项目,其污染源调查对象至少应包括( )。 A.评价范围内与项目排放污染物有关的其他在建项目 B.区域替代项目 C.评价范围内所有工业污染源 D.所评价的项目 9.某项目主要排放S02、N02、CO、C02、TSP、PMlo等污染物,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该项目监测因子至少应包括( )。 A.S02、N02、CO、TSP、PM10 B.S02、N02、C02、TSP、PM10 C.S02、N02、TSP、PM10 D.S02、CO、C02、TSP、PM10 10.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一级的建设项目,以下各监测期大气现状监测点位设置符合《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要求的是( )。 A.各监测期的环境空气敏感区监测点位置应重合,加密监测点位应依据季节主导风向进行调整 B.所有监测点位均应依据季节主导风向进行调整 C.敏感点监测点位应依据季节主导风向进行调整,加密监测点位不变 D.所有监测点位不随季节主导风向进行调整 |
环境影响评价师辅导科目 |
主讲老师 |
精讲班 |
考题预测班 |
报名 |
||
课时 | 试听 | 课时 | 试听 | |||
周建勋 |
40 |
![]() |
10 |
![]() |
||
丁淑杰 |
![]() |
10 |
![]() |
|||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 | 丁淑杰 | 40 | ![]() |
10 | ![]() |
![]() |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 | 冯老师 | 40 | ![]() |
10 | ![]() |
![]() |
环境影响评价师论坛热贴: |
【责任编辑:育路编辑 纠错】 |
|
阅读上一篇:2009年环评师技术导则与标准真题(1) |
|
阅读下一篇:下面没有链接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