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以其规范的体式、法定的效力,以其体现意志的团体性和所产生作用的强制性,对写作语言的使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公文写作的过程中,人们往往从公文语言的逻辑性、严密性、准确性上考虑,一般注意区分其与口头语言和书面文学语言的区别。但常常却容易疏忽模糊语言的运用,或者即便使用了,也是在一种潜意识中使用,而没有真正理解什么是模糊语言。让我们试从语言概念内涵和外延的模糊性与所反映客观事物的模糊性,从语言概念 内涵和外延的模糊性与表述需要的模糊性两个相对应上来看模糊语言的实质。模糊语言是一个语言概念,是反映客观事物中那些在内涵和外延上都有不确定性的语言概念。它的最大特点在于客观事物的模糊和语言本身在内涵、外延上模糊的相对应,形成了表述事物的准确性。比如:“全国人民奋勇前进”、“全军上下努力完成”等,其中修饰“前进”的“奋勇”和修饰“完成”的“努力”,其本身在客体上就是模糊性。 如果在此把它精确化:全国人民用多快的速度前进,全军上下用多大的努力去完成,从表象上看是精确的,但实际上是模糊的,问题在于语言上的精确所对应的客体是模糊的。同时有的事物在客体上并不模糊,而为了满足某一种特殊需要在表述上要模糊,这同样是模糊的相对应,只是客体变成了实际需要。比如:“领导一再强调了这个问题,还是没有引起一些人的足够重视。”其中修饰“强调”的“一再”就是一个模糊的概念,而这里强调的频率是完全可以 精确化的,三次、五次、甚至一百次、一万次,然而表述的目的并不是简单地反映“强调”的频率,而是要反映“强调”的重要性。这样,“一再”就比其他任何能确指的频率在表述效果上都更有力。 语言模糊不是一个语言概念,而是一种语言现象,是一种对客观事物反映含糊不清的语言现象。其主要的特点是没有形成两种模糊的相对应。一种为客观事物和表述需要是精确的,而表述语言却是模糊的;一种为客观事物和表述需要是模糊的,而表述语言却是精确的。比如:“队伍于某日凌晨三点以后在张家口以南集结。”“人到的差不多了,开会吧!”这里的“凌晨三点以后”“张家口以南”和“差不多”都是极其模糊的时间、范围概念,而在这里却是所需要的一个确定的时间和范围概念。这就是客体上和实际表述需要的确定与表述过程的模糊性的相对应。再比如:“这件事发生在大约10年前的某一天。”其中,“10年前”其本身在客休上是模糊的东西,而在表述过程中的“某一天”却把它精确化,这是客体上模糊和表述过程精确化的相对应。无论是哪一种对应,都是反映客观事物模糊而容易产生歧义的语言模糊现象。这种模糊现象在公文写作过程中是绝对要避免的。 综上所述,模糊语言和语言模糊本质的区别在于是否形成了两种对应,即客观上的模糊、实际表述需要的( )和表述过程中语言概念的( )相对应;客体上的精确、实际表述需要的( )和表述过程中语言概念的( )相对应。否则,便是语言模糊。 1.关于公文“模糊语言”的实质,下列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模糊语言是反映客观事物中那些在内涵和外延上都有不确定性的语言概念 B.模糊语言是指客观事物模糊与语言内涵外延模糊相对应,从而表述事物的准确性 C.模糊语言是指从表象上看是精确的,但实际上是模糊的,即语言上的精确而所对应的客体是模糊的 D.模糊语言是指表述上的模糊,实际上比其他任何确指的频率在表达效果上都更加有力 2.下列对“语言模糊”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语言模糊”是一种对客观事物反映含糊不清的语言现象 B.“语言模糊”是指客观事物和表达需要是精确的,而表述语言却是模糊的 C.“语言模糊”是指客体上和实际表述需要的确定性与表述过程的模糊性相对应 D.“语言模糊”是指某些事物在客体上并不模糊,而为了特殊需要在表述上模糊 3.最末一段括号处的四个词语,按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A.模糊 模糊 精确 精确 B.精确 精确 模糊 模糊 C.模糊 精确 模糊 精确 D.精确 模糊 精确 模糊 4.下列各句中,属于语言模糊的一项是( )。 A.近年来,中国指挥家汤沐海在欧洲一些很有影响的音乐节上频繁演出 B.海水深度在200米的大陆架,蕴藏的石油有2500亿吨,占地球已知总储量的三分之一 C.我国将于5月12日到6月10日由本土向太平洋以南纬7度0分、东经171度33分为中心,半径70海里圆形海域内的公海上发射运载火箭 D.过去十年中,日本对外投资大幅转向东亚,投资中日元贷款比重加大,在日元长期升值的背景下,这会加重偿债负担 参考答案解析 1.C【解析】由文中第一段第五、六句话和第二段最后一句话可知,A、B、D三项均正确,故选C。 2.C【解析】A、B、D均可在文中第三段中找到依据,故选C。 3.D【解析】阅读文章,知道了“模糊语言”与“语言模糊”的区别,即可知选D。 4.A【解析】由“语言模糊”的定义可知,选A。 |
公务员精讲班辅导 |
主讲老师 |
课时 |
学费 |
论坛 |
报名 |
|
---|---|---|---|---|---|---|
行政能力测验网络辅导 | 伊强 | 30 | ¥300 | |||
申论网络辅导 | 陈亚菲 | 30 | ¥200 | |||
公务员面试指导网络辅导 | 张玲莉 | 10 | ¥200 | |||
学费:《行政能力测验》300元,《申论》200元,《公务员面试指导》200元; |
热门资料下载: |
公务员版块列表: |
公务员最新热贴: |
【责任编辑:郭洁 纠错】 |
|
阅读上一篇:公务员考试行政能力测定预测试题汇总 |
|
阅读下一篇:公务员考试《行测》精选例题解析(2) |
|
|
【育路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育路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 |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育路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育路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育路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
·07-09年公务员考试行测命题趋势分析 |
·福建:2010年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题型分析 |
·福建:2010年公务员行测判断推理题备考指导 |
·综合基础知识:中国文学常识大全下 |
·201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分析与备考策略 |
·公考行测出题频率最高题型:细节推断题 |
·2010年国家公务员言语理解与表达备考 |
·阅读经典难题解题技巧演示 |
·公务员考试片段阅读技巧之因果式 |
·2010年国考言语理解与表达具体特点 |
·言语理解与表达强化训练题二 |
·言语理解与表达练习题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