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四.开发区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要求 大纲的要求是:1.熟悉区域环境现状调查和评价的内容和要求;2.熟悉规划方案分析的内容及要求; 1.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报告书包括的基本内容: ⑴总论; ⑵开发区总体规划和开发现状; ⑶环境状况调查和评价; ⑷规划方案分析与污染源分析; ⑸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⑹环境容量与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 ⑺开发区总体规划的综合论证和环境保护措施; ⑻公众参与; ⑼环境管理与环境监测计划; ⑽结论。 2.区域环境现状调查和评价基本内容: ⑴空气环境质量现状,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污染物排放和控制现状。 ⑵地表水(河流、湖泊、水库)和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包括河口、近海水域水环境质量现状)、废水处理基础设施、水量供需平衡状况、生活和工业用水现状、地下水开采现状等。 ⑶土地利用类型和分布情况,各类土地面积及土壤环境质量现状。 ⑷区域声环境现状、受超标噪声影响的人口比例以及超标噪声区的分布情况。 ⑸固体废物的产生量,废物处理。 3.规划方案分析 3.1基本要求:将开发区规划方案放在区域发展的层次上进行合理性分析,突出开发区总体发展目标,布局和环境功能区划的合理性。 3.2开发区总体布局及区内功能分区的合理性分析:⑴总体布局分析;⑵选址合理性分析。 3.3开发区规划与所在区域发展规划的协调性分析 3.4开发区土地利用的生态适宜度分析:⑴生态适宜度评价采用三级指标体系,选择对所确定的土地利用目标影响最大的一组因素作为生态适宜度的评价指标。⑵根据不同指标对同一土地利用方式的影响作用大小,进行指标加权。⑶进行单项指标(三级指标)分级评分,单项指标评分可分为4级:很适宜、适宜、基本适宜、不适宜。⑷在各单项指标评分的基础上,进行各种土地利用方式的综合评价。 3.5环境功能区划的合理性分析:⑴对比开发区规划和开发区所在区域总体规划中对开发区内各分区或地块的环境功能要求。⑵分析开发区环境功能区划和开发区所在区域总体环境功能区划的异同点。根据分析结果,对开发区规划中不合理的环境功能分区提出改进建议。 3.6减缓措施:根据综合论证的结果,提出减缓环境影响的调整方案和污染控制措施与对策。 |
环境影响评价师辅导科目 |
主讲老师 |
精讲班 |
考题预测班 |
报名 |
||
课时 | 试听 | 课时 | 试听 | |||
周建勋 |
40 |
![]() |
10 |
![]() |
||
丁淑杰 |
![]() |
10 |
![]() |
|||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 | 丁淑杰 | 40 | ![]() |
10 | ![]() |
![]() |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 | 冯老师 | 40 | ![]() |
10 | ![]() |
![]() |
环境影响评价师论坛热贴: |
【责任编辑:韩志霞 纠错】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