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中医温热病证治(六):保护和滋养阴液

来源:网络发布时间:2009-12-04

  关于温热病四个阶段常见证的辨证论治,须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温热为阳邪,最易伤津耗液,轻则伤津,重则伤阴,甚至亡阴、亡阳。因此在治疗上,要时刻注意保护和滋养阴液,所以有“存得一分阴液,便有一分生机”之说。

  保护津液的一般方法:在卫分不宜过汗,过汗则伤津伤液;在气分宜急下存阴,缓则伤阴;不见湿象,慎用苦燥、温燥等药,因其易伤胃津,易劫肺阴。在临床上若见:身热口渴,口干舌燥,消瘦神疲,无唾液或粘连如丝,舌干红,脉细数无力,此为津液耗伤之征,可用清热生津滋阴的五汁饮(梨汁、荸荠汁、鲜苇根汁、麦冬汁、藕汁)加沙参、生地、玉竹、花粉、阿胶、火麻仁和鲜西瓜汁治之;若温热病失治伤及真阴,或误汗、误吐、误下,致阴液亡失,见身热大汗,汗咸而粘,面红口干渴,常有牙龈出血,舌红绛而干萎,脉虚数无力,此为亡阴之征,多见于重症传染病晚期,宜用滋阴益气、敛汗固脱的加减复脉汤治之:吉林参、炙甘草(益气);麦冬、生地、阿胶、黄精、鸡子黄(滋阴);龙骨、牡蛎、五味子(敛汗固脱)。

纠错

我要收藏】 【进入社区

育路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育路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育路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育路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育路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