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中医温热病证治(七):小结

来源:网络发布时间:2009-12-04

  温热病指外感六淫、疫疠所引起的以发热、起病急、发展快、变化多为主要特征的急性病,它包括各种传染病及非传染的急性热病。

  温热病一般按卫、气、营、血四个阶段传变,由表及里,由轻到重。邪在卫分、气分是邪强正盛阶段;邪入营血,是热邪仍盛、正气减弱阶段。

  在辨证方面,舌诊尤为重要。舌苔变化常可区分病在卫分或气分,以及判断津液的存亡;舌质变化常可区分病在营分或血分,以及辨明阴液的盛衰。

  在治疗方面,要注意温热病为阳邪,易耗液伤阴,必须时刻注意保滓、增液、养阴的治疗。

  病在卫分,宜解表、宣肺、清热或化湿、润燥,如银翘散、桑杏汤等;病在气分,可清气、透热、泻下,如白虎汤、大承气汤等;病在营分、血分,宜清营、凉血、解毒,可用清营汤、犀角地黄汤;热扰神明,心窍闭塞,宜清心开窍,可用安宫牛黄丸、紫雪丹、至宝丹等。

  由于温热病易伤阴伤阳,使脏腑虚弱、功能失调,故病愈后常遗有各种虚弱状态,如气虚、气阴两虚、气血不足,以及阴虚内热等。由于脏腑功能失调和邪火痰浊阻闭清窍,阻塞脉络,从而引起昏迷、痴呆、瘫痪,聋哑、流涎或二便自遗等后遗症。因此,对这些病的善后或后遗症的治疗要结合脏腑辨证,或调理脏腑阴阳气血,或用化痰开窍通络,或用活血化瘀通经等法,并配合体针、耳针、头皮针等法治疗,方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纠错

我要收藏】 【进入社区

育路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育路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育路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育路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育路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