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商品国别价值与国际价值 (一)商品国际价值形成的基础 商品的国际价值是指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值量,其价值量是由世界劳动的平均单位决定的。商品的国际价值是在国别价值的基础上形成的。它不仅是作为个别国家的劳动,而且作为世界上一切国家的劳动。当商品交换变成世界性交换的时候,社会劳动便具有普遍的国际性质。使国民劳动具有世界劳动的性质最重要的条件就是以国际分工为联系的世界市场的发展和形成。 (二)国别价值和国际价值质的同一性和量的差别性 商品的国别价值和国际价值作为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物,在性质上是完全相同的,而在量上则是不同的。国别价值量是由该国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国际商品价值量是由世界劳动的平均单位决定的。这个平均的劳动单位就是在世界经济的一般条件下生产某种商品时所需要的特殊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两者在表现形式上是不同的。商品的国别价值是以该国货币表示的。而在世界市场上,商品普遍地展开它们的价值。因此,商品的国际价值形态是直接以世界货币表示的。 二、影响国际价值量变化的各种因素 (一)劳动生产率 国际价值量随着国际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变化而变动。国际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随着世界各国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变化而变动的。各国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改变而改变的。 劳动生产率越高,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越多,则生产单位商品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便越少,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便越小。反之,劳动生产率越低,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越少,则生产单位商品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便越多,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便越大。 (二)劳动强度 国际价值量还受各国劳动强度的影响。劳动强度是指劳动的紧张程度,也就是指同一时间内劳动力消耗的程度。一般说来,劳动强度越大,商品价值量越高。 (三)贸易参加国的贸易量 国际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形成与参加国际贸易国家的贸易量有密切关系。用一句话来概括,即:国际价值是由产生绝大多数国际贸易贸易量的那部分商品来调节。 (四)劳动者的知识水平和劳动过程、对象的知识含量 单位时间内同等复杂劳动创造的价值量往往是简单劳动创造出的价值量的几倍甚至几十倍,劳动中的知识含量则是复杂劳动的体现。劳动过程需要越多的知识含量,生产出的产品价值量就越高。 |
热门资料下载: |
国际商务师考试论坛热贴: |
【责任编辑:聂荣 纠错】 |
|
阅读上一篇:2010年理论与实务地区经济一体化详解二 |
|
阅读下一篇:下面没有链接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