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护士知识点循环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二
来源:网络发布时间:2009-08-08
第四节 心律失常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节学习掌握心律失常的分类。掌握窦性心律失常、期前收缩、阵发性心动过速、扑动与颤动、房室传导阻滞和预激综合症等常见心律失常的临床表现,心电图特点、治疗要点和护理;熟悉其病因。
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识记
1. 心律失常的定义、分类。
2.窦性心律失常、期前收缩、阵发性心动过速、扑动与颤动、房室传导阻滞和预激综合症的病因。
理解
1.心律失常的机制、诊断。
2.窦性心律失常、期前收缩、阵发性心动过速、扑动与颤动、房室传导阻滞和预激综合症的临床表现,心电图特点和治疗要点。
应用
1.根据不同心律失常的临床表现,能及早发现不同的症状和体症变化。
2.根据不同心律失常的心电图特点,及时作出心电图诊断。
3.根据抗心律失常药物知识,按医嘱给药并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指导病人如何用药。
4.能为护理诊断为“活动无耐力”的病人,制定护理措施。
5.当发生严重心律失常时,能作出“潜在并发症 猝死”的护理诊断,能与医生密切配合进行抢救,能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6.能为病人提供保健指导。
第五节 心脏骤停(自学)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节学习掌握心脏骤停的临床表现、心电图特点和处理;熟悉其病因和病理生理;了解其预后。
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识记
1.心脏骤停的定义和病因。
理解
1.心脏骤停的病理生理、 临床表现、心电图特点和处理。
应用
1.能确诊心脏骤停,并抢救。
第六节 人工心脏起搏和心脏电复律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节学习掌握人工心脏起搏和心脏电复律的机理、适应证,熟悉其术前术后护理、保健指导,了解其禁忌证。
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人工心脏起搏
识记
1. 人工心脏起搏的定义。
2. 人工心脏起搏器和类型。
理解
1. 人工心脏起搏的机理。
2. 人工心脏起搏的起搏方式,适应证和禁忌证。
应用
1.能为人工心脏起搏术的病人做手术前后护理,并作保健指导。
心脏电复律
识记
1.心脏电复律的定义。
理解
1.心脏电复律的机理,种类和操作方法,适应证和禁忌证。
应用
1.能为心脏电复律病人作好复律前后的护理配合,并作保健指导。
第七节 心脏瓣膜病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节学习掌握各类心脏瓣膜病的病理生理改变、临床表现、治疗要点和护理,熟悉其实验室及其他检查,了解各类心脏瓣膜病的诊断要点。
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识记
1. 心脏瓣膜病的定义,常见类型,各类心脏瓣膜病的病理解剖特点。
2. 各类心脏瓣膜病的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理解
1.各类心脏瓣膜病的病理生理改变,临床表现。
2.各类心脏瓣膜病的诊断要点,心脏瓣膜病的治疗要点。
应用
1.能根据不同类型心脏瓣膜病的症状、体征和实验室资料作正确的诊断。
2.能正确指导病人合理休息和饮食。
3.能为护理诊断为“体温过高”、“潜在并发症 心力衰竭”和“潜在并发症 栓塞”的病人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
4.能为病人提供保健指导。
第八节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节学习熟悉冠心病的病因和分型。掌握心绞痛的症状、体征、临床分型、治疗要点和护理,熟悉其病因,了解其实验室及其他检查和诊断要点。掌握心肌梗死的症状、体征、并发症、治疗要点和护理,熟悉其病因、实验室及其他检查,了解其诊断要点。
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识记
1. 冠心病的定义。
2. 冠心病的临床分型。
理解
1.冠心病的病因。
心绞痛
识记
1. 心绞痛的定义,病因。
2. 心绞痛的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理解
1.心绞痛的发病机制,症状、体征和临床分型。
2.心绞痛的诊断要点,治疗要点。
应用
1.根据心绞痛的症状、体征和实验室资料作正确的诊断。
2.能为护理诊断为“疼痛”、“活动无耐力”的病人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并提供保健指导。
心肌梗死
识记
1. 心肌梗死的定义,病因。
2.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理解
1.心肌梗死的发病机制,并与心绞痛相比较;心肌梗死的先兆、症状、体征和并发症。
2.诊断要点,治疗要点。
应用
1.根据心肌梗死的临床表现,作正确的护理评估和诊断。
2.能为护理诊断为“疼痛”、“活动无耐力”、“有便秘的危”、“潜在并发症 心律失常”和“潜在并发症的病人,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并提供保健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