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护士知识点循环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三
来源:网络发布时间:2009-08-08
第九节 原发性高血压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节学习掌握高血压的定义、判断标准、一般表现、并发症、非药物治疗要点、降压药物的种类与应用、高血压急症的治疗要点和护理;熟悉其发病因素、高血压的分类及危险度分层、临床类型;了解其诊断要点和预后。
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识记
1. 高血压的定义与判断标准。
2. 高血压的分类及危险度分层,诊断要点。
理解
1.高血压的发病因素。
2.高血压的预后,高血压的一般表现,并发症及临床类型;非药物治疗要点,降压药物的种类与应用;高血压急症的治疗要点。
应用
1.根据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表现,作正确的护理评估和诊断。
2.能为护理诊断为“疼痛”、“有受伤的危险”、“有便秘的危”、“潜在并发症 高血压急症”和“知识缺乏”的病人制定护理计划并作相应的护理评价。
3.能为高血压病人提供个性化的保健指导,做到态度认真、内容完整。
第十节 病毒性心肌炎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节学习掌握临床表现、治疗要点和护理,熟悉其保健指导,了解其病因、发病机制、诊断要点和预后。
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识记
1.病毒性心肌炎的病因。
理解
1.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机制,诊断要点和预后,临床表现和治疗要点。
应用
1.能为病毒性心肌炎的病人提供正确的护理与保健指导。
第十一节 心肌病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节学习掌握扩张型心肌病与肥厚型心肌病的临床表现、治疗要点和护理,熟悉其相应的保健指导。
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识记
1.扩张型心肌病与肥厚型心肌病的定义。
理解
1.扩张型心肌病与肥厚型心肌病的临床表现及其治疗要点。
应用
1.能根据心肌病的类型与症状特点为病人提供对症的护理与相应的保健指导。
第十二节 感染性心内膜炎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节学习掌握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与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表现、治疗要点和护理,熟悉其发病机制、保健指导,了解其病因、诊断要点及预后
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识记
1.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与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病因。
理解
1.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发病机制,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与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诊断要点及预后,临床表现和治疗要点。
应用
1.为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与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病人提供正确的护理与保健指导。
第十三节 心包炎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节学习掌握急性心包炎与缩窄性心包炎的临床表现、治疗要点和护理,了解其病因、发病机制和保健指导。
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识记
1.急性心包炎与缩窄性心包炎的病因。
理解
1.急性心包炎与缩窄性心包炎的发病机制,急性心包炎与缩窄性心包炎的临床表现,急性心包炎与缩窄性心包炎的治疗要点。
应用
1.为急性心包炎与缩窄性心包炎病人提供正确的护理与保健指导。
第十四节 心血管病介入性诊治及护理(自学)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节学习了解心血管病介入性诊断和心血管病介入性治疗包括的内容、常用各种诊疗手段的适应症、禁忌症、方法和护理。
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识记
1.心血管病介入性诊治的定义。
2.心血管病介入性诊断和心血管病介入性治疗包含的内容。
3.心导管检查术、经皮穿刺球囊二尖瓣 成形术、经皮穿刺球囊肺动脉瓣成形术、心导管射频消融术、冠状动脉造影术、经皮穿刺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及冠状动脉内支架安置术、冠状动脉内粥样斑块消除术、先天性心血管病的心导管介入治疗等各种诊疗手段的定义、方法。
理解
1.上述各种诊疗手段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应用
1. 能做好上述各种诊疗手段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