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中国古代史专题 一、 政治 (一)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1.秦朝开始确立封建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政治、经济、文化) 2.汉武帝的大一统 3.唐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三省六部制、科举制 4.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集中军权、行政、司法和财权;科举制发展 5.元朝的行省制度 6.明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从中央到地方、明律、特务统治、八股取士 7.清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议政王大臣会议、军机处、文字狱 (二) 政治制度 1. 禅让制(原始社会)* 2. 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夏启“家天下”) 3. 分封制:(西周分封诸侯的制度) 4. 秦朝:郡县制度 5. 两汉时期政治制度(“汉承秦制”) ⑴刺史制度:(监察制度)西汉武帝始自东汉止 “刺史”“州牧” ⑵郡县制与封国制并存:武帝“推恩令”“附益之法” ⑶察举制(选官制度)自上而下推举人才;东汉形成累世公卿的世家地主 6. 唐朝时期的政治制度(三省六部、科举P75、府兵、募兵) (三) 改革及变法 1.春秋战国时期: ⑴齐国管仲“相地而衰征” ⑵鲁国“初税亩” ⑶魏国李悝楚国吴起和商鞅变法(秦国) 2.北周武帝的改革,后灭北齐,统一黄河流域 3.北魏孝文帝改革*P57(背景及影响) 4.五代后周周世宗改革增强了后周的实力,为后来结束割据局面奠定基础 5.“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 (四) 中国古代“治世” 1.西汉时期:“文景之治”* 2.东汉时期:“光武中兴”* 3.唐朝:“贞观之治”P70:“开元之治” (五) 动乱及起义 1.“国人暴动”:-841年(西周平民和奴隶的反抗,周厉王逃跑) 2. 春秋五霸、战国七雄(楚问九鼎、卧薪尝胆、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 3.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 4.“永嘉之乱”:311年,匈奴贵族与羯族联军攻陷洛阳,俘虏西晋怀帝 5.隋末农民战争:翟让、李密领导瓦岗军 6.唐朝后期:安史之乱 *唐末农民战争(黄巢)*首次提出平均思想 7.北宋灭亡:“靖康之变”1127年 8.明初“靖难之役”;明末农民起义(王二、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 李自成提出“均田免粮” 9.清康熙年间,吴三桂、尚可喜、耿精忠“三藩之乱” (六) 疆域 1.秦朝的疆域: 2.唐朝的疆域: 3.清朝的疆域 二、 经济 (一) 经济制度及赋税制度: 1.井田制:(西周时期的土地国有制度) 2.由公田到私田:(齐国“相地而衰征”、鲁国“初税亩”) 3. 西汉时期:编户齐民制度(人头税的开始) 4. 隋朝沿用北魏以来的租调制,以庸代役的制度开始部分实行 5. 唐朝前期:租庸调制;唐朝后期:两税法 6. 北宋王安石变法中的:方田均税法和募役法 7. 明朝“一条鞭法”1581年张居正 8. 康熙“更名田”:“滋生人丁,永不加赋” 9. 雍正帝推行“摊丁入亩”征收“地丁银” (二) 经济发展概况: 1. 农业 ⑴农作物: ①商周时期:“五谷” ②两汉时期:稻麦成为主要粮食作物 ③茶叶在唐代已经成为生活必需品,唐中期政府开始征收茶税 ④北宋时期从越南引进水稻良种占城稻 ⑤明朝棉花种植由江南推向江北,国外引进高产农作物新品种玉米和甘薯 ⑥清代前期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扩大,形成了一些专业生产区域 ⑵工具: ①商周时期:木、石、骨、蚌(少量青铜农具) ②春秋时期:铁农具出现;战国时期:铁农具使用范围扩大(铁器时代的到来标志我国社会生产力的显著提高) ③两汉时期:铁农具使用广泛(西域和珠江流域) ④曹魏时,马钧改进了翻车,用于灌溉 ⑤唐朝时期:创制新的灌溉工具筒车;曲辕犁便于水田耕作 ⑥北宋时期:尖头犁铧、人力操作的踏犁 ⑶耕作技术: ①商周时期:粪肥、草木灰、绿肥 ②春秋战国时期:牛犁耕并推广(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 ③两汉时期:耕犁装犁壁翻土碎土,早欧洲千年;西汉赵过发明播种耧车;二牛抬杆的牛耕法推广 * ④唐朝围湖造田和向山要田对自然生态平衡有所影响 ⑷水利工程: ①春秋战国时期:桔槔(中原)芍陂(楚孙叔敖)都江郾(战国秦李冰)郑国渠(战国) ②两汉时期:黄河流域灌溉渠;江淮江汉陂池;东南排水筑堤;西北坎儿井 * ③隋朝时期用运河灌溉 ④唐朝派专职官员管理水利工程 2. 手工业 ⑴青铜铸造:商周手工业的主要部门 ⑵冶铁业: ①春秋战国:铸铁柔化处理技术是世界冶铁史上的一大成就,比欧洲早两千多年。 ②西汉:煤成为冶铁燃料、淬火技术 ③东汉:杜诗发明水排,用水力鼓风冶铁;低温炼钢技术发明推广 ④北魏相州以制造军刀著称;百炼钢技术成熟:“灌钢法” ⑤唐朝时冶铸业已普遍采用了切削、抛光、焊接等工艺 ⑥北宋时期,煤的开采量很大,煤还广泛用于冶铁炼钢 ⑶陶瓷业: ①商周原始瓷器是我国陶瓷发展史上的一次飞跃 ②魏晋南北朝:南方盛产青瓷、北方创制出白瓷 ③唐朝的唐三彩;青瓷中的秘色瓷;刑窑的白瓷:“南青北白” ④北宋制瓷业水平超过前代:定、汝、哥、官、钧窑是著名的五大瓷窑;江西景德镇以生产青白瓷著称 ⑤元朝时,景德镇成为全国著名的制瓷中心 ⑷漆器: ①原始社会河姆渡遗址:红漆碗 ②商周达到较高水平;周朝漆工艺用于车制造 ③战国漆工艺夹纻技术 ④两汉时期:“万人之功” ⑸纺织业: ①战国:长沙楚墓出土的麻布 ②西汉: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素纱禅衣;东汉:新疆地区种植棉花 ③曹魏的纺织业中心襄邑、洛阳;吴国培育出“八辈之蚕”;蜀汉蜀锦 ④北宋丝织品产地以两浙和四川为中心 ⑤棉纺织业在南宋时扩展到江南,棉纺织业的兴起标志着棉布逐渐代替了麻布,成为主要衣被原料 ⑥元朝民间棉纺能手黄道婆;松江成为全国棉纺织业的中心 ⑹煮盐酿酒业: ①春秋战国:山西池盐、山东海盐、四川井盐 ②春秋战国:用由造酒,这是我国古代酿造技术的重要发明 ③汉代:池盐、海盐、井盐;汉武帝实行盐铁专卖制度 ⑺造船业: ①秦汉造船业发展迅速 ②唐朝时期:中国能制造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海船“海上霸王”;能造使用推进器的战舰,这是最早使用机械动力的轮船雏形 ③北宋造船技术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万石船”;南宋的明、泉、广州是造船业中心 ⑻造纸业: ①西汉前期的纸(甘肃天水放马滩绘有地图的纸)是目前世界上所知最早的纸; ②105年,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蔡侯纸” ③魏晋南北朝时期,纸成为主要的书写材料。北方的洛阳、长安,南方的建业、扬州都是有名的造纸中心 3. 商业 ⑴城市: ①春秋战国:齐国临淄、楚国郢等 ②两汉时期:城市都设有专供贸易的“市”;匈奴“远驱牛马与汉会市”;两汉时期“五都”:长安、洛阳、成都、邯郸、临淄、宛 ③隋唐时期,长安和洛阳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全国的商业大都会;长江流域的商业都市以扬州、成都为东西两个中心;唐后期,扬州成为全国最繁华的工商业城市“天下之盛,扬为首”“扬一益二” ④元朝的都市以大都、杭州和泉州最为著名 ⑵交通: a) 夏朝:“陆行乘车,水行乘船,泥行乘橇” b) 商周:施舍;邮驿传递制度 c) 隋朝:开凿大运河 P69 d) 隋唐时期交通要道上还有接待客商的私家店肆,备有“驿驴”;以运河、长江为主的水运也很方便 e) 元朝的交通运输业:陆路横跨欧亚的丝绸之路;海上南北海运的开通、内河航运开凿了会通河、通惠河 ⑶货币: a) 商朝用贝作为货币 b) 秦朝:统一货币圆形方孔钱(秦半两) c) 两汉时期:汉承秦制,以黄金和铜钱为主币(五铢钱) d) 隋仍铸五铢钱 e) 唐高祖行“开元通宝钱”,以后货币以它为范式 ⑷商业: a) 商朝重视商业:“商人” b) 唐朝:有交易场所-市,市中有邸店和柜枋(我国最早的银行雏形),市的买卖时间有限定;唐后期城市里有夜市、农村里有草市;胡商遍布各大都会 c) 北宋时大城市的商业活动突破坊和市的界限,营业时间也不受限制“瓦子”;东京是最大的商业都会:“交子”纸币的推广反映了商业的高度发展 d) 南宋的商业城市以临安最为繁荣;辽的南京是抽业繁盛的城市;中都是金的商业中心;边境的互市贸易 e) 明清时期国内市场扩大,大量农产品和手工业品投放市场;北京和南京是全国性商贸城市;商品经济向农村延伸,江浙地区以工商业著称的市镇兴起 4. 江南经济的开发:(原因) ⑴ 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农业得到开发,使南北经济趋于平衡,为经济重心的南移打下了基础。 ⑵安史之乱后,我国的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⑶五代时全国的经济重心继续南移 ⑷南宋时全国的经济重心已经由北方移到南方,江浙地区长期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苏湖熟,天下足” 5. 明清时期时期新的生产关系-资本主义萌芽出现但发展缓慢(原因) 三、 文化 (一) 文字书法: 1.甲骨文:商朝(比较成熟的文字)“六书”构字规律 2.金文:西周(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钟鼎文” 3.东汉末年:书法成为一种艺术(蔡邕) 4.曹魏:钟繇把隶书转化为楷书;东晋王羲之“书圣”与王献之全称“二王” ⑹明朝后期,徐光启《农政全书》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农学体系,介绍了欧洲先进的水利技术和工具 ⑺宋应星的《天工开物》总结了明代农业、手工业的生产技术“17世纪工艺百科全书” 6.其它: ⑴战国:《墨经》有大量的物理学知识,“《墨经》光学八条” ⑵纸的发明及传播 ⑶西晋裴秀是中国古代杰出的地图学家《禹贡地域图》提出绘制地图的原则 ⑷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的《水经注》是一部综合性地理著作 ⑸隋唐时期雕版印刷术(《金刚经》和火药的发明;唐朝末年火药开始用于军事 ⑹隋唐是建筑成熟时期。隋建筑师宇文恺修建大兴城;李春设计建造赵州桥 ⑺印刷术、指南针、火药三大发明在宋代有划时代的发展 ⑻北宋末年李诫编写的《营造法式》是我国建筑史上的杰出著作;辽代河北独乐寺、山西应县木塔;金代建造的卢沟桥;元大都建筑 ⑼1421年北京城全部主体工程建成(木工蒯祥“蒯鲁班”) ⑽明朝徐霞客《徐霞客游记》是一部地理学著作 (三) 艺术 1.商周雕塑和青铜铸造艺术达到高峰 2.春秋战国青铜铸造莲鹤方壶、金银错 3.春秋战国时期:绘画成为一种艺术(《妇女凤鸟图》《御龙图》帛画) 4.青铜器的装饰从图案花纹到完整画面(嵌错赏功宴乐铜壶、全套编钟) 5.秦朝:秦始皇陵兵马俑;东汉说唱俑和杂技俑 6.秦汉时期: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彩色帛画、画像石等。 7.魏晋南北朝绘画(宗教画):三国曹不兴是佛像画始祖、东晋顾恺之画人物 8.魏晋时期的石窟艺术(云冈、龙门) 9.隋唐艺术宝库莫高窟;绘画山水、花鸟为主题(展子虔、阎立本、吴道子) 10.隋唐乐舞 11.宋代绘画特点风俗画《清明上河图》张择端 (四) 史学哲学宗教 1.史学 ⑴《尚书》是我国最古的官方史书(夏商周历史文献和传说资料汇编) ⑵《史记》西汉司马迁,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黄帝到汉武帝) ⑶《汉书》东汉班固,第一部断代史(西汉一朝) ⑷《资治通鉴》北宋司马光,第一部编年体通史(战国到五代) ⑸明成祖时解缙主持编纂的类书《永乐大典》;清代官修类书《古今图书集成》是我国现存最大的类书;清乾隆时,由纪昀主持编纂的《四库全书》是我国最大的一部丛书 2.哲学 ⑴《周易》是我国最古的一部占卜用书(朴素辩证法思想) ⑵东汉时期:王充唯物思想《论衡》 ⑶南朝齐梁范缜《神灭论》的反佛思想是我国古代朴素唯物思想的重大发展 ⑷宋代的哲学思想主要是理学 3.宗教 ⑴佛教: ①西汉时佛教经中亚传入中国内地; ②东汉明帝派使臣到西域求佛法(白马寺) ③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盛行(原因及表现);范缜《神灭论》反佛;北魏太武帝和北周武帝从加强统治出发,曾先后两次灭佛 ⑵道教: ①东汉时期开始 ②东晋葛洪结合儒家思想改造道教,使道教变成为封建统治服务的宗教 ③南朝萧梁时,陶弘景吸收佛教教义建立起道教的神仙体系 5.由隋入唐的欧阳询等初唐三大家;盛唐的颜真卿“颜体”;中晚唐柳公权“柳体”;草书大家有“草圣”张旭和怀素等 (二) 科学技术 1.数学: ⑴汉代:数学著作《九章算术》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应用数学,标志中国古代数学形成了完整的体系 ⑵魏晋时的数学家刘徽,提出计算圆周率的正确方法 ⑶南朝祖冲之精确地算出圆周率,比外国早近一千年《缀术》 2.历法: ⑴夏朝:《夏小正》 ⑵商朝:干支纪日法是世界上延续至今的最长的纪日方法 ⑶春秋:基本确立十九年七闰的原则。 ⑷西汉:汉武帝时:制订出中国第一部较完整的历书“太初历”,开始以正月为岁首 ⑸唐朝僧一行制订的《大衍历》比较准确地反映了太阳运行的规律,表明中国古代历法体系的成熟 ⑹北宋科学家沈括提倡改革历日制度“十二气历”有利于农事安排 ⑺元初设立太史局编制新历法;郭守敬主持编定《授时历》一年的周期与现行公历基本相同,问世比现行公历早300年 3.天文: ⑴夏、商:我国最早的日食、月食的记录 ⑵《春秋》记载世界上公认的首次关于哈雷彗星的确切记录 ⑶战国时期: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甘古星经》 ⑷东汉:张衡发明制作地动仪测地震方位,早欧洲1700多年 ⑸唐朝:僧一行是世界上用科学方法实测地球子午线的创始人 ⑹元朝:郭守敬创制了简仪和高表等天文观测仪器,主持了全国范围的天文观测 4.医学: ⑴商周时期:眼、耳、口腔、肠胃等分科。商代遗址:石砭镰 ⑵战国时期:名医扁鹊“脉学之宗”;四诊法为我国中医的传统诊病法。 ⑶战国问世、西汉编定的《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较早的重要医学文献,奠定了祖国医学的理论基础 ⑷东汉:《神农本草经》是中国第一部完整的药物学著作;华佗“神医”麻沸散,比西方早1600多年;张仲景《伤寒杂病论》是后世中医的重要经典“医圣” ⑸唐朝医学家孙思邈《千金方》;吐蕃名医元丹贡布《四部医典》;唐高宗时编修的《唐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的、由国家颁行的药典 ⑹明朝后期李时珍《本草纲目》“东方医药巨典” 5.科技、农业著作: ⑴战国时期:《考工记》(齐国官营手工业)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 ⑵两汉时期:《氾胜之书》《四民月令》(农书) ⑶北朝贾思勰《齐民要术》是中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 ⑷元世祖重视农业颁发《农桑辑要》指导农业生产 ⑸北宋科学家沈括《梦溪笔谈》在我国和世界科技史上有重要地位“中国科学史的里程碑” |
| 课程名称 | 精讲班 | 冲刺班 | 基础+冲刺 | 报名 | |||||
|---|---|---|---|---|---|---|---|---|---|
| 价格 | 课时 | 价格 | 课时 | 价格 | |||||
| 专 起 点 |
语文(专升本) | 200元 | 试听 | 40 | 100元 | 试听 | 20 | 200元 | 报名 |
| 政 治 | 200元 | 试听 | 40 | 100元 | 试听 | 20 | 200元 | 报名 | |
| 英语(专升本) | 200元 | 试听 | 40 | 100元 | 试听 | 20 | 200元 | 报名 | |
| 高等数学(一) | 200元 | 试听 | 50 | 100元 | 试听 | 20 | 200元 | 报名 | |
| 高等数学(二) | 200元 | 试听 | 50 | 100元 | 试听 | 20 | 200元 | 报名 | |
| 高 起 点 |
语文(高起点) | 200元 | 试听 | 40 | 100元 | 试听 | 20 | 200元 | 报名 |
| 英语(高起点) | 200元 | 试听 | 29 | 100元 | 试听 | 20 | 200元 | 报名 | |
| 数学(理) | 200元 | 试听 | 38 | 100元 | 试听 | 20 | 200元 | 报名 | |
| 数学(文) | 200元 | 试听 | 38 | 100元 | 试听 | 20 | 200元 | 报名 | |
| 历 史 | 120元 | 试听 | 30 | —— | —— | —— | 报名 | ||
| 物 理 | 120元 | 试听 | 30 | —— | —— | —— | 报名 | ||
| 化 理 | 120元 | 试听 | 30 | —— | —— | —— | 报名 | ||
| 地 理 | 200元 | 试听 | 30 | —— | —— | —— | 报名 | ||
| 热门资料下载: |
| 成考版块列表: |
| 成考最新热贴: |
【责任编辑:卢雁明 纠错】 |
|
阅读上一篇:2009年成考高起点历史地理模拟试题 |
|
阅读下一篇:09年成考高起点历史模拟试复习资料二 |
|
|
| 【育路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
|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育路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 |
|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育路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育路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育路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 |
| ·2010年年成考高起点英语辅导汇总 |
| ·2010年成考英语阅读高频难词表汇总 |
| ·2010年成考英语阅读高频难词表五 |
| ·2010年成考英语阅读高频难词表四 |
| ·2010年成考英语阅读高频难词表三 |
| ·2010年成考英语阅读高频难词表二 |
| ·2009年成人高考高起点数学理真题及答案 |
| ·09年成考高起点数学考前复习资料 |
| ·09年成考高起点指数对数函数考前复习三 |
| ·09年成考高起点指数对数函数考前复习二 |
| ·09年成考高起点指数对数函数考前复习一 |
| ·成考高起点数学预测试题二 |
| ·2009年成人高考高起点《历地》真题及参考答案wo |
| ·09年成考高起点世界近代史复习汇总 |
| ·2009年成考高起点历史辅导汇总 |
| ·09年成考高起点中国古代史民族复习汇总 |
| ·09年成考高起点中国古代史民族复习一 |
| ·09年成考高起点中国古代史民族复习二 |
| ·09年成人高考高起点《历史地理综合》真题及参考 |
| ·09年成考高中起点升本科地理复习资料 |
| ·地理试题特点:提高考生应试能力 |
| ·09年成考高起点地理科冲刺要看地图记知识 |
| ·09年成考高起点史地综合复习题及答案 |
| ·2009年成考高起点地理命题预测试题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