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编 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 (1919—1949) 综述 翻天覆地的三十年 一、中国所处的时代和国际环境 1.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后的世界 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发达国家从自由资本主义阶段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由于资本主义列强之间的激烈争夺引发了1914年至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大战导致欧洲走向衰落和美国、日本作为世界大国的兴起。1917年11月7日俄国爆发的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给世界人民的解放事业开辟了可能性和现实的道路。十月革命建立了一条从新的反对世界帝国主义的革命战线,中国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成了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 2.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及其胜利 1929年至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性经济危机激化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矛盾,也激化了帝国主义国家与殖民地、半殖民地之间的矛盾和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导致国际格局的重大变化。1939年到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中国是首先进行反法西斯战争的国家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3.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后国际格局的深刻变化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是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对世界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引起了国际格局的深刻变化。原来以维持欧洲大国均势为中心的传统的国际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所取代,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分别以美、苏为首的帝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两个阵营的对立。美国扶蒋反共的政策成为中国革命的发展的严重障碍,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以革命战争反对反革命战争并赢得了全面内战的胜利。 二、“三座大山”的重压 北洋政府和国民党政府统治时期,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都没有改变,这一时期中国人民继续受到外国帝国主义、本国封建主义与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外国垄断资本的在华扩张,中国封建经济依然占优势地位,官僚资本的急剧膨胀,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状况及其艰难处境。 因此,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具有自己的特点: 第一,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很小,它始终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第二,在民族工业中,工业资本所占的比重小,商业资本和金融资本所占的比重大。第三,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主要是以纺织、食品工业为主的轻工业,缺乏重工业的基础,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四,民族资本所经营的工业,规模狭小,经营分散,技术设备落后,劳动生产率低。第五,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和封建势力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三、两个中国之命运 1.三种政治力量,三种建国方案 地主阶级和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大资产阶级的军事独裁统治 民族资产阶级——资产阶级共和国 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共和国,即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并经过这个人民共和国,逐步到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2.两种基本的选择,两个中国之命运 从根本上说,由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并不具备现实性,可供中国人民选择的方案主要是两个:或者是继续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或者是创建新民主主义的新中国。 |
热门资料下载: |
考研最新热贴: |
【责任编辑:聂荣 纠错】 |
|
阅读上一篇:2010报考知识全集及政治理论基干知识全集14 |
|
阅读下一篇:2010报考知识全集及政治理论基干知识全集16 |
|
|
报考直通车 |
·2010年考研政治真题难度分析 |
·201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真题汇 |
·201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真题(九 |
·201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真题(八 |
·201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真题(七 |
·201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真题(六 |
·2011年考研政治入门测试参考答案及解析(三) |
·2011年考研政治入门测试参考答案及解析(二) |
·2011年考研政治入门测试参考答案及解析(一) |
·2011年考研政治入门测试(四) |
·2011年考研政治入门测试(三) |
·2011年考研政治入门测试(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