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课程  书店 学校  题库 论坛  网校  地方分站: 北京 | 上海 | 郑州 | 天津
 考研网
 考试动态  报考指南  考研知识: 资料下载|考研经验|院校招生|专业硕士|考研辅导  考研教材  考研论坛 
 数学: 真题|模拟题|学习指导|讲义辅导  英语: 真题|模拟题|学习指导|讲义辅导  政治: 真题|模拟题|学习指导|讲义辅导  专业课试题  网络课程  在职研
地区信息

2010报考知识全集及政治理论基干知识全集12

作者:不详   发布时间:2009-06-12 15:11:55  来源:文都教育
  • 文章正文
  • 网校课程
  • 资料下载
  • 圈子话题
  • 论坛

   第三部分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上编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

   (1840--1919)

   一、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

   中国曾经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封建社会在中国前后延续了两千多年,在一定程度上巩固了封建统治,维护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17世纪下半叶至18世纪中国开始闭关自守,固步自封,而西方资本主义开始发展并向东方的殖民扩张,中西方差距使古老的中国遇到了空前严重的挑战,面临着极其深刻的生存危机。

   二、西方列强入侵与近代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

   1.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2.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

   鸦片战争使中国社会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①帝国主义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②中国封建势力同外国侵略势力勾结成为帝国主义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③自然经济成为中国走向现代化和民主化的严重障碍。④中国新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缓慢、力量软弱。⑤近代中国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极不平衡。⑥广大人民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双重压迫下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

    3.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动

   出现买办势力与买办制度;产生了最革命的工人阶级;出现新兴的具有两面性的资产阶级。

   三、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

   1.两对主要矛盾及其关系

   占支配地位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这两对主要矛盾及其斗争贯穿整个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始终,并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变化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2.两大历史任务及其关系

   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

   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一、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1.军事侵略

   帝国主义通过发动侵略战争、屠杀中国人民,侵占中国领土、划分势力范围,勒索赔款、抢掠财富对中国进行军事侵略。

 

   2.政治控制

   为了统治中国,帝国主义列强通过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与扶植、收买代理人控制中国政府,操纵中国的内政、外交。

   3.经济掠夺

   帝国主义列强通过控制中国的通商口岸,剥夺中国的关税自主权,实行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等手段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帝国主义列强的入侵使中国在经济上丧失了独立性,被纳入资本主义的世界经济体系,成了西方大国的经济附庸,导致了近代中国经济的落后和人民的贫困。

   总之,帝国主义列强的入侵,使中国在经济上也丧失了独立性,中国被纳入世界经济体系,成了西方大国的经济附庸。除了沿海、沿江少数城市的经济得到畸形繁荣以外,中国广大地区特别是农村的经济都濒临破产。外国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主义的联合统治,导致了近代中国经济的落后和人民的贫困。

   4.文化渗透

   帝国主义列强在对中国实行军事侵略、政治控制、经济掠夺的同时,还对中国进行文化渗透。、其目的是宣扬殖民主义奴化思想,麻醉中国人民的精神,摧毁中国人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并为其侵略中国制造舆论。

   二、抵御外国武装侵略 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

   1.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历程

   面对外来侵略,中国人民掀起了反对外来侵略的斗争。如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太平天国农民战争、义和团运动等人民群众反侵略的斗争,中法战争中涌现出了刘铭传、冯子材、邓世昌、林永升等民族英雄。

   2.粉碎瓜分中国的图谋

   19世纪70至90年代,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列强展开了对中国的激烈争夺,中国出现了边疆危机和被瓜分的危机,这种争夺和瓜分在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达到高潮。由于中华民族进行的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加之以列强之间的矛盾和互相制约,帝国主义列强并没有能够实现瓜分中国、灭亡中国的图谋。

   由于当时中国人民对帝国主义的认识还停留在感性认识的阶段,义和团运动存在着笼统的排外主义的错误;由于不认识帝国主义联合中国封建地主阶级以压迫中国人民的实质,义和团曾经蒙受封建统治者的欺骗;由于小生产者的局限性,义和团运动中还存在着许多迷信、落后的倾向。但是,一个基本的历史事实不容抹煞:义和团运动在粉碎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斗争中,发挥了重大的历史作用。

   三、反侵略战争的失败与民族意识的觉醒

   1.反侵略战争的失败及其原因

   从1840年到1919年,中国人民对外来侵略进行了英勇顽强的反抗,但历次都是以中国失败、中国政府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而告结束的。其原因为社会制度的腐败与经济技术的落后,其中社会制度的腐败是更根本的原因。

   2.民族意识的觉醒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人开始放眼寰球,睁眼看世界。中日甲午战争以后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开始觉醒。以林则徐和魏源为代表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早期的维新思想也开始出现。甲午战争以后的戊戌维新、辛亥革命开始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这些斗争和探索标志着中华民族讲一步的觉醒。

   近代以来,中国的志士仁人正是怀着强烈的危机感和民族意识,历尽千辛万苦,不怕流血牺牲,去探索挽救中华民族危亡的道路的。甲午战争以后的戊戌维新、辛亥革命,都是在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这面爱国主义大旗下发生的。这些斗争和探索,使中华民族燃烧起了新的希望,标志着中华民族进一步的觉醒。

热门资料下载:
考研最新热贴:
【责任编辑:聂荣  纠错
报考直通车
 
报名时间:2010年10月10日——10月31日网上报名,
11月10日——11月14日现场确认。
报名地点:报名地点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办
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确定,一般在高校设报名点。
考试时间:2010年1月10日、11日初试,3月试复试。
                       MORE>>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