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课程  书店 学校  题库 论坛  网校  地方分站: 北京 | 上海 | 郑州 | 天津
 考研网
 考试动态  报考指南  考研知识: 资料下载|考研经验|院校招生|专业硕士|考研辅导  考研教材  考研论坛 
 数学: 真题|模拟题|学习指导|讲义辅导  英语: 真题|模拟题|学习指导|讲义辅导  政治: 真题|模拟题|学习指导|讲义辅导  专业课试题  网络课程  在职研
地区信息

2010报考知识全集及政治理论基干知识全集8

作者:不详   发布时间:2009-06-12 15:02:57  来源:文都教育
  • 文章正文
  • 网校课程
  • 资料下载
  • 圈子话题
  • 论坛

   第四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一、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1.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在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中,社会主义的因素不论在经济上还是在政治上都已经居于领导地位,但非社会主义因素仍有很大的比重。由于社会主义因素的优越性和领导地位,加上当时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国际条件,决定了社会主义因素将不断增长并获得最终胜利,非社会主义因素将不断受到限制和改造。社会主义因素与资本主义因素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着限制与反限制、改造与反改造的斗争。这种矛盾的斗争和结果,决定着中国社会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发展方向。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是属于社会主义体系的,是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性质的社会。

   2.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1)内容: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实现的可能性:

   第一,我国已经有了相对强大和迅速发展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第二,土地改革完成后,为发展生产、抵御自然灾害,广大农民具有走互助合作道路的要求。第三,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国家在合理调整工商业的过程中,出现了加工订货、经销代销、统购包销、公私合营等一系列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形式。第四,当时的国际形势也有利于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

   二、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

   1.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1)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第一,积极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互助合作道路。第二,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以互助合作的优越性吸引农民走互助合作道路。第三,正确分析农村的阶级和阶层状况,制定正确的阶级政策。第四,坚持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采取循序渐进的步骤。

   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党和政府采取了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在方法步骤上,从供销合作人手,逐步发展到走生产合作的道路。

   (2)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第一,用和平赎买的方法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第二,采取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第三,把资本主义工商业者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社会主义劳动者。

   2.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

   第一,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第二,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第三,用和平方法进行改造。

   三、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1.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初步确立

   三大改造的胜利完成,使我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社会主义经济成分已占绝对优势,社会主义公有制已成为我国社会的经济基础。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已经建立起来。

   在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基本建立的同时,我国的政治领域也发生了重大变化,确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

   我国社会的阶级关系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也发生了变化。

   2.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是我国几千年来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全面确立,是俄国十月革命以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最重大的事件。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使广大劳动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和社会生产资料的主人。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制度基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开辟了道路。

热门资料下载:
考研最新热贴:
【责任编辑:聂荣  纠错
报考直通车
 
报名时间:2010年10月10日——10月31日网上报名,
11月10日——11月14日现场确认。
报名地点:报名地点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办
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确定,一般在高校设报名点。
考试时间:2010年1月10日、11日初试,3月试复试。
                       MORE>>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