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09年命题重点 依据近年来的命题规律和当前形势,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部分主观题命题将集中在以下几个重点。 一、03年到08年邓论每年的出题角度 1.03年第36题分析题考查宏观调控,主要涉及宏观调控的必要性、宏观调控的政策措施、目标。 2.04年第36题分析题考查“三农问题”,主要涉及“三农问题”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以及降低农业劳动力比重的措施。 3.05年第35题分析题考查就业问题,主要涉及就业没有随经济发展而增长的原因以及扩大就业的措施。 4.06年第37题分析题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主要围绕社会保障制度考查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和谐社会“公平正义”。 5.07年第37题分析题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主要涉及资源问题与经济增长方式的关系以及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考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举措。 6.08年分析题第37题考查新农村建设,主要涉及邓小平关于农业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我国新农村建设的现状以及建设新农村的主要举措。 ※特点: 1.都是热点问题,都是中央特别强调而且在很长一段时间都很重要的问题。所以,邓论不回避热点。 2.除了03年之外,其他各年的考试都与“人”有关。 3.热衷于考查解决某一问题的措施。 命题热点一、大力弘扬民族精神 举国众志成城抗灾 为什么说抗震救灾斗争彰显了伟大的民族精神? 1.10月8日,全国抗震救灾总结表彰大会召开。 2.如何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命题热点二、统筹城乡发展,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1.发展现代农业。 2.增加农民收入。 命题热点三、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十六届六中全会强调“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党的十七大指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2008年“两会”,民生问题又成为政协委员和人大代表关注的热点之一。2009年备考应重点把握促进教育公平、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收入分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控制物价和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等问题。注意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与意义。 1.教育公平: ——教育公平与和谐社会的关系。 ——如何坚持以人为本、促进教育公平。 2.收入分配与和谐社会建设。 3.党和政府强调食品药品安全问题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关系。 命题热点四、30年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的重大意义) 2008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这是考研备考的重点。复习时要注意从马克思主义哲学、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齐全角度把握改革开放的目的、指导思想、改革开放取得的成就以及根本原因。 Ⅰ.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 ①把对外开放确立为基本国策的依据。 ②如何处理好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关系。 ③对外开放是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 ④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Ⅱ.改革开放历史进程得出的重要结论: (1)改革开放的性质。 (2)改革开放的目的。 (3)改革开放的发展过程。 (4)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 (5)改革开放的宝贵经验:十个结合。 (6)改革开放的根本结论。 注意: 1.2008年4月12日,博鳌亚洲论坛2008年年会开幕,胡锦涛出席并发表题为《坚持改革开放,推进合作共赢》的重要演讲。 2.《改革开放是中国发展的永恒动力——温家宝在2008年夏季达沃斯论坛上的讲话》。 命题热点五、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建设生态文明 党的十七大把建设生态文明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2007年我国节能减排取得积极进展,首次出现“双下降”;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08年是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约束性目标的关键一年。基于以上分析,2009年考研可以从节能减排和建设生态文明等方面切入,考查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问题。 (1)建设生态文明、发展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系。 (2)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如何采取措施建设生态文明,发展循环经济。 命题热点六、推进理论创新 十七大报告是一份闪烁着理论创新的文件报告,这些理论创新的观点、内容都将是2009年考研政治命题的首选。而且考核这些内容,不仅可以考观点本身,还可以结合现实热点材料去分析这些政策或运用马克思主哲学原理去分析这些新提法,比如结合这些年经济粗放型增长的图表数据说明经济发展不等于经济增长。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关系国民经济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关键一条是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取得重大进展。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①十七大报告从当前的发展实际,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两个字的改动,意义重大。 ②“两个坚持”和“三个转变” 命题热点七、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五条具体路径之一,目前尚属命题空白点。此本专题内容当是2009年考研命题的重点问题,很容易考材料分析题,通过“以小见大”的方式,以某一地方的产业结构调整情况或某一企业的技术革新情况予以考查。 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①内涵 ②特征 ③产业结构调整 命题热点八、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我国“嫦娥一号”卫星成功发射并传回第一张月面图片,神七的成功发射,再一次证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事关中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全局的战略选择,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需要。因此,应对2009年考研,我们必须结合当前党和国家在创新问题上的重大方针政策,以及重大创新事件,加强对本专题的掌握。 1.关于创新问题 (1)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2)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内涵。 (3)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总体目标。 (4)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本要求。 2.关于人才强国战略问题 (1)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大意义。 (2)当前我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主要措施。 |
热门资料下载: |
考研最新热贴: |
【责任编辑:聂荣 纠错】 |
|
阅读上一篇:2009年考研毛泽东思想概论命题重点 |
|
阅读下一篇:2009年考研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命题重点 |
|
|
报考直通车 |
·2010年考研政治真题难度分析 |
·201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真题汇 |
·201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真题(九 |
·201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真题(八 |
·201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真题(七 |
·201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真题(六 |
·2011年考研政治入门测试参考答案及解析(三) |
·2011年考研政治入门测试参考答案及解析(二) |
·2011年考研政治入门测试参考答案及解析(一) |
·2011年考研政治入门测试(四) |
·2011年考研政治入门测试(三) |
·2011年考研政治入门测试(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