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课程  书店 学校  题库 论坛  网校  地方分站: 北京 | 上海 | 郑州 | 天津
 考研网
 考试动态  报考指南  考研知识: 资料下载|考研经验|院校招生|专业硕士|考研辅导  考研教材  考研论坛 
 数学: 真题|模拟题|学习指导|讲义辅导  英语: 真题|模拟题|学习指导|讲义辅导  政治: 真题|模拟题|学习指导|讲义辅导  专业课试题  网络课程  在职研
地区信息

考研政治基础复习——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十三

作者:   发布时间:2009-05-13 10:22:20  来源:
  • 文章正文
  • 网校课程
  • 资料下载
  • 圈子话题
  • 论坛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1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确立这一分配制度的依据
  (1)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个人收入的基本分配原则
  按劳分配的内容是:以劳动作为分配个人收入的尺度,按照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分配个人收入,等量劳动领取报酬,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动者不得。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收入实行按劳分配,是由客观的经济条件决定的。
  ①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条件。
  ②旧的分工还没有消失,劳动者还存在着重大差别,劳动还是谋生手段,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③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还不高,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条件。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的特点
  ①企业是分配主体,有根据国家政策自主决定分配的权利。
  ②企业可用于分配的收入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效益挂钩,职工个人收入与其劳动贡献即效率挂钩。这决定了在不同公有制企业之间,等量劳动不一定取得等量报酬。
  ③按劳分配借助商品货币关系来实现,因而按劳分配的实现程度要受到市场机制的制约。
  ④按劳分配不是全社会也不是公有制企业惟一的个人收入分配方式,而是有其他分配方式与之共存,考试大祝你好运。
  (3)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客观必然性
  ①生产资料公有制在所有制结构中的主体地位决定了按劳分配在分配结构中的主体地位。
  ②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共同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存在多种经营方式,决定了必然存在多种分配方式,考试大祝你好运。
  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市场主体的多元化,决定了各经济主体获取收入的渠道必然是不同的,由此也决定了多种分配方式的存在。
  ④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原则的分配方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2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分配的原则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需要发展劳动、资本、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市场,以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由于资本、技术、信息等要素是商品生产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这就要允许各种要素参与收益分配,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要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分配参与分配的原则,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3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正确处理好收入分配的各种关系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是现阶段我们在分配领域中必须坚持的一项原则。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既要提倡奉献精神,又要落实分配政策,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悬殊。
  为此需要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
  (1)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2)先富、后富与共富的关系。
  (3)初次分配与再分配的关系。
  (4)国家、企业和个人之间的分配关系。  
热门资料下载:
考研最新热贴:
【责任编辑:聂荣  纠错
报考直通车
 
报名时间:2010年10月10日——10月31日网上报名,
11月10日——11月14日现场确认。
报名地点:报名地点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办
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确定,一般在高校设报名点。
考试时间:2010年1月10日、11日初试,3月试复试。
                       MORE>>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