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课程  书店 学校  题库 论坛  网校  地方分站: 北京 | 上海 | 郑州 | 天津
 考研网
 考试动态  报考指南  考研知识: 资料下载|考研经验|院校招生|专业硕士|考研辅导  考研教材  考研论坛 
 数学: 真题|模拟题|学习指导|讲义辅导  英语: 真题|模拟题|学习指导|讲义辅导  政治: 真题|模拟题|学习指导|讲义辅导  专业课试题  网络课程  在职研
地区信息

考研政治辅导之考研政治试题精华解析016

作者:   发布时间:2009-04-22 15:00:12  来源:
  • 文章正文
  • 网校课程
  • 资料下载
  • 圈子话题
  • 论坛
  1.“克隆”、“转基因”等生命科学的重大突破,表明()。
   A.有力地批判了“上帝造物”的观点
   B.为“世界统一于物质”提供了自然科学依据
   C.意识的能动性可以突破物质世界的规定
   D.意识不仅反映世界而且创造世界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意识的能动性和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生命科学的重大突破正是表明了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在实践中积极地反映世界和改造世界。列宁指出:“意识不仅反映世界而且创造世界”,但是意识的能动作用的发挥并不是没有限制的,这种能动作用是在物质决定意识的基础上的能动作用,无论意识的能动作用有多大,都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物质对意识的根源性。忽视甚至抹杀或片面夸大意识的能动作用都是错误的,因此C选项是错误的。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的基本内容主要有:第一,世界是统一的,即世界的本原只有一个;第二,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即世界统一的基础是物质,而不是某种“始基”的物体;第三,物质世界的统一性是多样性的统一,而不是单一的无差别的统一,是在客观实在基础上的统一。“克隆”、“转基因”等生命科学的重大突破,正是为“世界统一于物质”提供了自然科学依据,并且也有力的批判了“上帝造物”的观点。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D选项。
   2.霍尔巴赫认为:“人是自然产物,存在于自然之中,服从自然的法则,不能超越自然”,这一观点()。
   A.否定了人具有主观能动性
   B.肯定了自然规律的客观实在性
   C.认为人们只能认识规律,不能利用和改造规律
   D.将机械决定论贯彻到人的活动领域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意识的能动性。
   辩证唯物主义在坚持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物质的同时,又承认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意识的能动作用是指人类意识所特有的在实践中积极地反映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作用。意识的能动作用表现在:第一,意识反映世界是自觉的有目的的反映,具有目的性和自觉性。第二,意识不仅反映事物现象,而且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意识不仅能反映现存事物,而且能追溯过去、推测未来,创造一个理想的或幻想的世界,具有能动创造性。第三,意识可以通过“思维操作”实现对客观事物的超前的、观念的改造,指导并通过实践把理想变成现实,从而改变创造世界。第四,意识还能控制人体的生理活动。辩证唯物主义关于意识能动作用的原理要求我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既要反对否定客观规律,不顾客观条件,片面夸大意识的能动性的“精神万能论”、“唯意志论”,又要反对以强调客观规律、客观条件为借口,否认或忽视主观主观能动性,听命于自然的形而上学机械论、“宿命论”。霍尔巴赫只承认自然规律的客观实在,否认人的主观能动性,这是一种形而上学机械论。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D选项。
   3.意识并非一开始就是“纯粹的”意识,“精神”从一开始就很倒霉,注定要受物质的‘纠缠’,物质在这里表现为震动着的空气层、声音,简言之,即语言。这说明()。
   A.没有独立存在的意识、精神
   B.意识永远依赖于物质
   C.语言是现实的意识,是意识的表现形式
   D.意识也就是物质的东西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物质、意识和语言的关系。
   题干是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关于语言、意识和物质的关系的论述。作为思维外壳的语言是在劳动过程中产生和发展的。在劳动过程中由于协同动作的需要,已经到了彼此间交流沟通的地步,于是产生了语言。马恩指出:“语言是一种实践的、既为别人存在因而也为我自身而存在的、现实的意识。语言也和意识一样,只是由于需要,由于和他人交往的迫切需要才产生”。语言的产生,使人脑能够用词来概括各种感觉材料,进行抽象思维活动,使人类获得了交流思想的工具,从而推动了人类意识的发展。语言是意识的表现形式。精神“从一开始就很倒霉,注定要受物质的‘纠缠’”,说明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没有脱离物质而独立自存的意识。D选项认为意识也就是物质的东西混淆了物质和意识的区别,是错误的。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选项。
   4.IBM公司制造的“深蓝”计算机战胜了世界顶级国际象棋大师卡斯帕罗夫。这一事实表明:()。
   A.电脑具有比人脑更高级的运动形式
   B.电脑是人脑的延伸,是人类扩展自己智力的工具
   C.电脑和机器人也能进行某些实践活动
   D.电脑是物化了的人的意识,电脑战胜人脑,实质上是人类自己战胜自己
   5.现代科学家运用电子计算机解决了数学运算、工程设计和科学实验中的一些难题,这表明电脑,考试大祝大家好运:()。
   A.可以模拟人脑的某些功能
   B.具有思维的属性
   C.可以代替人脑的一部分活动
   D.可以完全取代人脑
   6.意识问题是近半个世纪以来科学界和哲学界讨论的重点与热点问题。在哲学界,由于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对人工智能的讨论形成了高潮。关于人类意识与人工智能的关系是,认识正确的有:()。
   A.前者是生理的、心理的过程,后者是机械的、物理的、电子的过程
   B.前者具有能动创造性,后者不具有能动创造性
   C.前者具有社会性,后者不具有社会性
   D.前者不具有社会性,后者具有社会性
   [命题分析] 这三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意识和人工智能的关系问题。
   人工智能的出现有力地证明了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反映性是物质的普遍属性。但是,必须看到人工智能与人的意识有着本质的区别:第一,人的意识是建立在高度发达的神经系统基础上的人脑的生理——心理、意识过程,而人工智能则只是建立在机械和电子元件基础上的一种机械——物理过程。因此,人的意识具有各种不同的主观状态,而人工智能则不具备。第二,人工智能是人类将思维的部分功能交给机器去执行的结果,使人类智能的物化、形式化,单纯机器本身没有“意识”,没有人类的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第三,人的意识的产生和发展是社会的产物,人的意识在实行反作用时要考虑社会意义和社会结果。而人工智能只执行特定的指令,并不探求任务本身对社会的作用和影响。总之,人工智能并不等同于人的思维。虽然,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人工智能的程度不断提高,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开始出现思维演化的征兆。但是,人工智能毕竟是人类思维一定程度地赋予机器的记过,是受人类思维支配和操纵的,它不可能完全代替人的思维,也更不可能超越和统治人的思维。6题的正确答案是ABC。4题的正确答案是BD选项。5题的正确答案是AC。
   7.人们对于同一对象的认识产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原因是:()。
   A.意识能够建构认识的对象
   B.认识主体受到专业知识和经验的影响
   C.人的认识具有主观能动性
   D.对同一认识对象产生差异的根源是客观的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意识主观性的根源。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意识就其形式而言是主观的,即意识具有主观特征。意识的主观性主要表现在不同主体之间的差别性和同一主体在不同条件下的差别性。对于同一对象或同一客观过程,不同人、不同的主体会有不同的反映,这正是人的认识具有主观能动性的表现。由于认识主体的专业知识背景和经验的不同,因而即使面对着同一认识对象也会得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结果。但是,任何意识就其内容而言都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人们对于同一对象的认识产生差异的根源是客观的,而且对这些有差别的认识的检验也是由客观实践来检验的。不能因为意识的主观形式而否认意识根源于客观的事实。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应为BCD选项。A选项的错误在于夸大了意识的能动性。人的意识可以选择认识对象,但意识选择的对象是客观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属性,而不是意识主观所建构的。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CD。
   8.“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的观点是:()。
   A.主观唯心主义
   B.客观唯心主义
   C.唯物主义一元论
   D.唯心主义一元论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主观唯心主义关于世界统一性的观点。
   “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这是佛教禅宗的观点,其含义是说一切事物和现象(法)不过是心所产生的幻象,主观的心决定着万物,该观点否定了一切事物的客观实在性,认为外界一切都是以心为转移。它清楚地体现出精神性的“心”是宇宙的本原和决定者的含义,是主观唯心主义一元论。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D选项。
热门资料下载:
考研最新热贴:
【责任编辑:聂荣  纠错
报考直通车
 
报名时间:2010年10月10日——10月31日网上报名,
11月10日——11月14日现场确认。
报名地点:报名地点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办
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确定,一般在高校设报名点。
考试时间:2010年1月10日、11日初试,3月试复试。
                       MORE>>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