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课程  书店 学校  题库 论坛  网校  地方分站: 北京 | 上海 | 郑州 | 天津
 考研网
 考试动态  报考指南  考研知识: 资料下载|考研经验|院校招生|专业硕士|考研辅导  考研教材  考研论坛 
 数学: 真题|模拟题|学习指导|讲义辅导  英语: 真题|模拟题|学习指导|讲义辅导  政治: 真题|模拟题|学习指导|讲义辅导  专业课试题  网络课程  在职研
地区信息

考研政治辅导讲义之核心考点资料003

作者:   发布时间:2009-04-21 15:00:55  来源:
  • 文章正文
  • 网校课程
  • 资料下载
  • 圈子话题
  • 论坛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根源和周期性和垄断阶段的资本运行
   (1)实质:生产相对过剩,是生产相对于社会有支付能力的需求而过剩。
   (2)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只要资本主义制度存在,经济危机就不可避免。
   (3)资本主义国有制及国有企业产生发展的原因,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发展要求国家干预、调节经济的产物。
   ①通过国家收购私人垄断企业而国有化;
   ②通过直接投资兴办国有企业;
   ③通过国有资本与私人垄断资本合资的方式来形成。
   (4)国有垄断资本与私人垄断资本在企业范围的结合,其组织形式是国私合营的股份公司。
   (5)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和干预,方式主要有:
   ①运用法律和行政手段进行调节
   ②经济计划
   ③财政政策
   ④货币政策
   ⑤社会福利政策
   (6)国际分工是指社会分工超越国界形成的国与国之间的分工。生产国际化,是指生产过程本身超出一国范围,在国际范围形成各国生产相互依赖、相互补充的格局,它是生产的社会化超越国界向国际发展的表现。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矛盾主要表现在贸易、投资和金融领域。
   (7)国际分工是生产和资本国际化的基础,生产和资本国际化又推动着国际分工的不断深入。
   (8)垄断资本主义向国际范围扩展的主要形式商品输出、资本输出、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是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向国际范围扩展的主要形式。资本输出的实质是获取高额垄断利润。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实质
   (1)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本质就在于剩余产品归劳动者共同占有,这也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
   (2)社会主义要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必须坚持生产资料公有制和实行按劳分配。
   (3)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的实现目标。
   (4)共同富裕是一个逐步实现的历史过程,是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实现的。
   (5)在我国现阶段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并允许、鼓励一部分地区、企业和个人,依靠勤奋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提倡先富帮助、带动后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特征和建立的客观依据
   (1)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2)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①必须加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改革公有制的实现形式;
   ②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坚持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与过渡时期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根本不同,区别在于公有制经济在多种经济成分并存中是否占据主体地位。
   (4)确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客观依据是:
   ①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也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特征;
   ②我国的生产力水平是多层次、不平衡的,要求有多种所有制经济与之相适应。初级阶段;
   ③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为社会主义服务;
   ④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依据。
热门资料下载:
考研最新热贴:
【责任编辑:聂荣  纠错
报考直通车
 
报名时间:2010年10月10日——10月31日网上报名,
11月10日——11月14日现场确认。
报名地点:报名地点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办
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确定,一般在高校设报名点。
考试时间:2010年1月10日、11日初试,3月试复试。
                       MORE>>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