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择校
政策解读
意想不到 国学院首届毕业生22人本月拿到学位证书,实际就业情况全校第一
意料之中 相当一部分学生未从事和国学直接相关的工作
意义长远 不管是在政府、企业还是高校,国学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昨晚,人民大学国学院2010届本硕连读毕业班举行毕业晚会,标志着国学院首届毕业生顺利毕业。据悉,国学院首届毕业生实际就业情况全校第一。
2005年,人大国学院成立,因关于国学科目的申请尚未得到明确批复,所以首届毕业生将以文史哲硕士学位毕业。第一届国学院30名学生中,2人于2008年本科毕业,分赴北大和德国慕尼黑大学攻读学位;1人因病转入下一年级学习;5人将延期毕业;22人在本月如期拿到学位证书。虽然相当一部分学生未从事和国学直接相关的工作,但国学院领导认为,这说明社会上对国学的需求十分旺盛,不管是在政府、企业还是高校,国学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就业全校排名第一
昨日下午,在人民大学国学院,国学院副院长徐飞接受记者专访。
记者:毕业生们找的工作和国学专业直接相关的不多?
徐飞:30个人有10个人读博士,他们都是做国学或者相关的学术研究。还有17个人就业,都是国学相关的岗位。
记者:跟文史哲专业相比,这个班的学生工作找的怎样?
徐飞:没想到国学专业很不错,硕士阶段在全校是前几名,算上本科阶段,是全校第一。
选修琴棋书画提高“境界”
记者:跟文史哲专业学生相比,他们的优势劣势在哪?
徐飞:劣势主要是专攻某一个学科的会深一些,我们没有这么深,但我们的优势在于打通了文史哲来做研究。至于以后谁更有优势很难说,靠时间来检验。
记者:学生的课程有练书法、背诵古诗词,吟诗作赋,这些作用大吗?
徐飞:中国古代琴棋书画不分家,国学院有选修课,希望学生都会一点,毕竟能提高人的境界、内涵和修养,古诗词则是必须会的,做古代的研究,这是必需的。
记者:根据这一届毕业生的情况会不会对课程进行调整?
徐飞:有,但不会很大,因为我们每年都会召集老师学生搞座谈会,看怎样调整课程,每年都会微调,所以不会等到第一届毕业后再进行大调。
国学,都学啥?
老师教易经
排队背诗文
在毕业生们看来,国学院带给他们的除了经史子集等传统的知识文化,更多是文化的熏陶和思维方式的变化。通读经典,这种打通传统文史哲学科壁垒的做法,带给学生极大的新鲜感。譬如易经,可能在传统的历史、政治课中各有涉及,而这里则是通读整本书。
学生赵晗记得自己通读的第一本书是《论语》,线装繁体竖排。一开始读得很困难,渐渐地就不成问题了。读易经的时候,老师拿来牙签,一边读一边给学生们演示如何算卦,通过这种方式,同学们发现算卦其实也不是什么神秘的事情。
课程中还有要求背书的,就跟小学生一样。中国古代文学的老师要求学生背诵一些诗词,考试的时候学生排队一个一个到办公室,老师随便翻开一页,让学生背诵。赵晗说,不少同学为了背诵古诗词,早上跑到孔子像前晨读,这也成了人大的一道风景。
不过,他认为这些书应该在更早的时候读,如幼年,效果可能更好,其实这都是童子功,大家只不过在补课。
此外,同学们从大三开始,还被要求用规定的格律写出绝句或者律诗。
集体游学
似与圣贤对坐
对学生们来说,最有趣的是游学课程,国学院的课程要求学生真正做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赵晗说,大三时,全班集体去山东曲阜以及湖南的岳麓书院、江西的白鹿洞等几大著名的书院游学,研究生阶段又去了洛阳等地,而西域学的学生基本上年年都要去西藏、敦煌这样的地方游学。游学的时候老师带队,在岳麓书院这样的地方吃住几天,由当地的老师介绍这些地方的历史,并兼谈当地的文化和思想史。
2007年,国学院2004级本科生还曾去无锡太湖大学堂拜访了南怀瑾先生,现场听南怀瑾先生在学堂讲课。晚上,同学们则在饭桌上和南怀瑾交流,那种情形如回到古代,与圣贤对坐。
专业课程
学科基础课:国学通论、《论语》研读、《左传》研读、《诗经》研读、版本目录校勘、中国通史
专业选修课:国学入门、文献信息与检索、《孙子》研读、《说文解字》研读、先秦诸子研究。
专业必修课:《孟子》研读、海外汉学研究、《楚辞》研读、乐府诗研究。 (新京报)
本站覆盖全国各省市专本科院校及计划外招生院校,汇总各校招生要求及专业信息,如您今年尚未被任何院校录取,请自愿填写下表,我们将在全国范围内筛选适合您就读的大学,安排校方老师与您沟通。即刻报名,圆大学梦!
报名咨询电话:010-51291557
高校招生网
评论0
“无需登录,可直接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