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路教育网,一站式的学习教育平台

MBA职场:与压力握手言和,你只需掌握5个关键词

来源:哈佛商业评论 时间:2016-10-14 14:22:21

  比尔.里利(Bill Rielly)简直拥有一切:西点军校的学位,微软公司高管,坚定的信仰,的家庭生活,还有财富,他甚至和亲家也相处融洽。既然如此,他为何还有那么多的压力和焦虑,导致他始终失眠?我曾和比尔共事多年,我们都相信,分享他的经验,对所有人都会有帮助。

  曾有一段时间,比尔对任何事都不满足。他在西点军校学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就是必须坚忍克服任何痛苦,但这种方法却不能降低压力。当他第二次跑完马拉松比目标时间慢了几分钟,他就认为自己失败了。为了“改善”情况,五周后他再度跑了一次马拉松,但他的身体却无法负荷,这一次他比目标慢了一小时。最后,他的妻子说服他找出造成压力的真正原因。接下来几年,比尔都在追寻,如何在过程中感受到愉悦。他找到了五个方法,成就了后来他在苹果公司的辉煌成绩。每一个方法都看似普通,但全部加起来却足以改变人生。

  深呼吸

  他开始从很小的地方做起,每次坐在办公桌前,他都先做三次深呼吸。他发现这有助于他放松。当深呼吸成为一种习惯,他开始扩大到做几分钟。他发现自己变得更有耐心,更加冷静,更能处于当下。现在,他每天做30分钟。这么做有助于保持他的专注,同时又可以用新的角度来看待问题与挑战,并想出新的解决方案。深呼吸练习是瑜伽的一部分,已有千年历史。最近,麻省总医院(Massachusetts General Hospital)有研究发现,深呼吸确实可以帮助身体对抗压力。

  冥想

  当比尔次听到冥想,他认为只有嬉皮士才会做。但他惊讶地发现很多人都是冥想者,比如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奥普拉·温弗瑞(Oprah Winfrey)、马克·贝尼奥夫(Marc Benioff)、拉塞尔·西蒙斯(Russell Simmons)。他因此倍受启发,开始一分钟练习冥想,包括“检视身体”,也就是集中注意力与能量,感受从头到脚身体的每一部分。哈佛近期的研究显示,冥想达八周以上,可以增加大脑负责调节情绪与学习的灰质。换句话说,冥想者能提高情绪控制和大脑的力量。

  聆听

  比尔发现,如果他专心聆听他人说话,一如冥想时那么专注,他们的互动就会变得更多。对方可以感觉到他在听其说话,这从身体反应上就可以感觉到。当对方知道他在专心聆听,也就会更快与他建立关系。这让比尔觉得生命瞬间更丰富、更有意义。正如格雷厄姆·伯帝(Graham Bodie)教授指出,聆听是人际沟通中最正面的行为。

  质疑

  这个方法不是追问他人问题,而是询问你心里产生的想法。有时,你的想法不一定是正确的。比尔习惯质问自己的想法:“这是正确的吗?”如果他自己并不肯定那想法是正确的,就不管那个想法。他会说:“你可以感知头脑中产生了那个想法,但是完全可以抛弃它,继续做其他的事。我发现这样做让我更自由,给负面想法一个出口,以前我并没有这样的出口。”

  质疑自己想法的做法,是由拜伦·凯蒂(Byron Katie)推广的,她称这种做法是“伟大的否决”。她的经验与研究显示,承认负面思绪的存在,胜过一昧压抑负面思绪。不要尝试忽视或压抑我们相信为真的事,而应直接面对我们的想法,如果那些想法并不正确,就否决它们。”

  目的

  比尔开始致力于活着要有目的,倒不是什么伟大的生命目的,而是比较简单的。他做任何事情都是有目的性的。选择做这件事,而且只有这件事。如果他选择看电视,他就是看电视。当他选择吃饭,他就是选择花时间享受美食。有研究支持比尔的做法。在《不被电子产品影响:没有电子邮件的工作实证研究》(A Pace Not Dictated by Electrons: An Empirical Study of Work Without Email)一文中,格洛丽亚·马克(Gloria Mark)和阿尔芒·卡狄罗(Armand Cardello)指出,知识工作者一小时查阅电子邮件36次。这会增加压力。不分心专注做每件事,才能确实活在当下,并且完全享受这段经历。

  对于比尔来说,这些做法当中非常重要的成功关键,就是从小处做起,而且真的是很小的事情。另外,你做的事情必须比你想做的事情少。如果你想做两分钟的深呼吸,那么先从做一分钟开始。如果你想花的时间聆听同事的心声,那么先从下个会议开始。你要建立一个长久维持的习惯:以没有压力的方法,来减少自己的压力。

  版权声明:

  本文转载于哈佛商业评论,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育路教育观点。

结束

特别声明: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转载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育路网",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沟通解决。

阅读全文

一站式择校服务!【免费领取】专业规划&择校方案

*学生姓名 :
*手机号码 :
*意向专业 :
 意向院校 :
*当前学历 :
免费领取 :

评论0

“无需登录,可直接评论...”

用户评论
500字以内
发送
    在职研究生报考条件评测
    相关文章推荐

    在职MBA热门关注

    免费咨询

    在线咨询 报考资格测评
    扫码关注
    在职研究生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官方微信公众号

    电话咨询
    联系电话
    010-51264100 15901414202
    微信咨询
    用手机号进行搜索添加微信好友
    15901414202

    张老师

    15901414201

    张老师

    15811207920

    育小路

    一对一免费咨询

    张老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