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路教育网,一站式的学习教育平台

2016在职MBA英语翻译复习指导

来源:MBA中国网 时间:2015-10-26 15:24:13

  在职MBA英语翻译虽然分值不算多,但是想要得分却非常不易。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下面我们就为广大考生总结了一些在职MBA考试的常见问题,希望能够帮到各位考生。

  翻译的题型有何特点?

  a.体裁以议论文为主,内容和意义比较抽象。

  b.题材具有明显的偏向文科领域的趋势。

  c.句子长,结构复杂、从句多的句子划线。

  在职MBA英语翻译都考什么?

  a. 考察专有名词、习惯用法和多义词的翻译

  人名、地名、国家名称、组织机构名称,术语,习惯用法,多义词,熟词生义。

  b. 考察一般性翻译技巧,包括词义选择、词序调整、词性转换和增词法。

  c. 考察具体句型的翻译步骤和方法,包括定语和定语从句、状语和状语从句、主语从句、宾语从句、表语从句、同位语从句、并列结构、比较结构、倒装结构、插入结构、被动结构和形式主语等。

  在职MBA英语翻译的评分标准有哪些?

  分段给分、微观评分、综合扣分

  在职MBA英语翻译的应对策略

  应对策略:两个关键。一是理解的关键在于理解英语的语法结构、逻辑结构。二是表达的关键在于根据汉语习惯对于译入语进行适当调整。

  在职MBA英语翻译考生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1) 能直译不意译。直译不符合汉语习惯的时候,要意译。另外,还有一些有固定翻译方法的语法结构和搭配也要遵循惯用意译方法。例如:IT is well-known (that…) 习惯译法是众所周知。

  (2) 只加不减的原则。这是从信息量的覆盖层面来说的。因为英文中有些词汇有特定含义,还有在并列结构中大量使用省略。为了忠实于原文,我们要尽量在翻译时覆盖所有原文携带的信息。以免出现因为信息减损出现的扣分。例如:2001年真题中出现的“doll”,不能翻译成“玩具”,而必须翻成“玩具娃娃”才能得分。

  (3) 适当运用翻译技巧。MBA英语翻译试题,如果不能够运用一定的翻译技巧,很难将译文处理到位。也很难达到“达”的翻译标准。

  在职MBA翻译的步骤

  a.快速阅读全文,把握文章主旨和文体

  文章是一个有机整体,不看文章翻译其中的句子,必然会导致断章取义。文章的文体也决定了我们翻译时的语言风格。因此提醒参加MBA考试的同学们必须先通读全文,了解文章整体内容,准确把握作者作者想要表达的主题思想以及文章文体。需要注意的是,因为时间有限,这里的通读意味着快速阅读。

  b. 通读全句、划分各意群成分(b步骤大约需用1分钟)

  把主句、从句、非谓语动词短语划分开来

  把主干部分和修饰部分划分开来

  c. 选择词义、根据汉语习惯调整各意群语序、贴切表达

  d. 适当调整,书写译文 (需2分钟时间)

  所谓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了解了MBA英语的试题特点,考试要求以及基本的应对策略以后,更多的功夫应该下在有针对性地复习中。下面,就谈一谈具体的复习方法:

  在职MBA英语翻译如何复习?

  很多时候,仅仅知道如何“正确地做事”是不够的,“做正确的事”同样重要。MBA英语明确,翻译和词汇一样,都不是一朝一夕能够提高的。即使你也许会从老师那里获得各种各样的翻译技巧,但翻译是建立在大量的实践基础上的。因此,翻译的复习应该贯彻始终。在复习过程中,无论你在复习哪一模块,也都可以留意一下重点语法结构和句式的理解以及翻译方法。用心去揣摩、体会语言的魅力。因为翻译和写作一样,要求的是准确的输出,因此相对于其他阅读部分,难度相对较大。对于大部分同学,完型、阅读和写作可谓常见常考,但是翻译是同学们最不熟悉的题型。因此很多人觉得它难,认为MBA翻译成了一块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真的如此吗?今天我就来谈谈此“鸡肋”的破解之道。

  英语MBA应该从历年试题入手复习最有效。比如说本套从书的《历年试题卷》做工精细,阅读部分全部提供中文翻译。像这样的书在复习中就应该好好的利用。翻译得10分不好得,总结原因有以下6个方面:1、词汇障碍;2、语法障碍;3、汉语水平不高;4、缺乏翻译技巧;5、翻译速度太慢;6.阅读速度太慢,即不能从上下文中判断单词的真实意思。

结束

特别声明: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转载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育路网",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沟通解决。

阅读全文

一站式择校服务!【免费领取】专业规划&择校方案

*学生姓名 :
*手机号码 :
*意向专业 :
 意向院校 :
*当前学历 :
免费领取 :

评论0

“无需登录,可直接评论...”

用户评论
500字以内
发送
    在职研究生报考条件评测
    相关文章推荐

    在职MBA热门关注

    免费咨询

    在线咨询 报考资格测评
    扫码关注
    在职研究生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官方微信公众号

    电话咨询
    联系电话
    010-51264100 15901414202
    微信咨询
    用手机号进行搜索添加微信好友
    15901414202

    张老师

    15901414201

    张老师

    15811207920

    育小路

    一对一免费咨询

    张老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