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路教育网,一站式的学习教育平台

民办高校首获研招资格 招生范围仅限在职攻读

来源:中国教育在线 时间:2011-10-19 14:22:23

  经教育部批准,包括北京城市学院在内的5所民办高校正式获得研究生招生资格。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民办高校首次获得研究生教育资格,此举标志着民办高校学历培养层次进一步提升,打破了过去研究生招生由公办高校、科研院所独家垄断的局面。

  首批获得研究生招生资格的民办高校分布在北京、河北、陕西等省市,其中,北京城市学院是北京地区唯一入选的民办高校。北京城市学院院长刘林介绍,今年初,教育部启动了“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试点,要求各院校开设一批国家发展急需的人才培养项目。 结合北京实际情况,北京城市学院申报了社会工作专业硕士项目,经过教育部组织的专家评审,最终获得2012年研招资格……

  一问 此硕士同彼硕士?

  今年初,教育部启动了“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试点,要求各院校开设一批国家发展急需的人才培养项目。首批获得研究生招生资格的民办高校分布在北京、河北、陕西等省市。民办高校研究生招生工作将于11月启动,首批研究生将于明年9月入学。

  北京城市学院是北京地区唯一入选的民办高校。据了解,该校首批“社会工作专业硕士”计划招生30人,主要面向北京市已在社会工作部门,特别是社区工作的人员。由于该项目侧重社会工作和实践管理能力培养,对考生的工作经历也提出了相应要求。考生须工作1年以上,如应届本科生则需具有600小时的社会工作经历,并有相关单位出具的证明才有资格报考。

  冯玮告诉记者,现在很多院校的专业硕士都是在职攻读,学科强调应用性和实用性。一般实行双导师制,一个导师是校内老师,一个则是社会上有相关工作经验的人士。

  冯玮告诉记者,就学习时间而言,科学学科一般需要3年时间攻读,而专业硕士可能只需要2年甚至更短。国外在这方面更灵活,英联邦国家专业硕士的攻读时间大多只要1年。

  据悉,北京城市学院招收的研究生考生除参加全国研究生统一考试外,还将参与学校与北京社工委联合组织的复试,择优录取。该项目将采取在职学习方式,设置弹性学制,考生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2—3年完成学业。

  培养应用人才,民校更有优势

  二问 民校凭啥招硕士?

  5所民办高校试点招收研究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民办高校首次获得研究生教育资格。打破了过去研究生招生由公办高校、科研院所独家垄断的局面,而且民办高校学历培养层次进一步提升,这无疑具有破冰意义。

  冯玮告诉记者,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民办高校办学风潮兴起。有的民办高校是独立的,比如上海的东海职业技术学院等。有的就是民间出资且依托大学,比如上海外国语大学就有贤达经济人文学院。

  “虽然这些学院办学格局不如综合性大学全,但今天能打破公立高校垄断研究生招生的局面是有深刻背景的。中国现行高等教育结构存在不合理性,高校的大而全之路虽然能培养综合型人才,但也更加剧了有特殊针对性的应用型人才缺乏,而这个缺口正好由民办院校在弥补。”冯玮说。

  “在研究生招生方面,高校各个院校自主性很强。除了英语(论坛)和政治,专业课考试大多是各院系自主命题,院系招生裁量权比较大。此前民办高校仅有本科招生权,然而由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趋向于实用性,研究生招生格局就发生了变化。比如公办大学科学方面学位研究生招生人数就在压缩,专业硕士学位的招生人数在增加。各个大学工商管理、行政管理、旅游管理等专业就很热门。”冯玮说。

  据他介绍,民办高校基本是民间出资办学,和“211”、“985”这样的公立院校不同。民办高校也有自己的优势,教育内容更贴近社会需求。反而是公立院校船大掉头难,很多专业和社会需求不同步。一些专业设置十几年不变,学校教学体系和课程设置没有与时俱进。

  冯玮表示,民办高校一般属于二、三本招生,除了计划外的自费生,大部分是统招。研究生也应是全国统一招考,不可能自招。有教育部的批准,其学位学历肯定是国家承认的,不会有问题。

  体制内强于体制外仍无可厚非

  三问 办学质量靠谱?

  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了关于“民办教育是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促进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的思想。民办高校的发展壮大已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

  “国外的私立院校水平就很高,哈佛大学就是私立的。日本的很多高校这几年也都在走向法人化,趋向让学校收益,而不是仅仅是国家财政投钱。民办高校招收研究生这也会成为创收的渠道,他们研究生的学费肯定高于公办院校,更谈不上国家补贴。”冯玮说。

  相关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已有民办高校近700所,在校生数已占全国高校在校生数的19.4%。而日本、韩国、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巴西等国以及台湾地区在私立大学就读的学生都占到2/3。

  冯玮认为,社会上一些声音在谈论民办或公办谁名气大是没必要的,主要还得看办学质量。而提高办学质量也几乎是民办院校在激烈竞争中求生存图发展的唯一之路。

  “可以说中国的公办院校是计划经济的最后堡垒,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和生源优势,总体情况上体制内强于体制外也无可厚非。但研究生招生几乎不存在生源的争夺问题,目前很多学校本科和研究生的人数比例接近1:1,一些名牌大学的本科生也没有削尖脑袋要考本校研究生。主要还是看专业对口,要学生和学校进行双向选择。”冯玮说。

  ■链接

  广东民校暂不具备招硕条件

  昨日,记者从广东省教育厅学位办获悉,省内两所民办高校(培正学院、白云学院)暂未申报硕士点。该负责人透露,民办院校申办硕士点,要向省教育厅学位办和教育部逐级申报。

  该负责人还表示,我省民办高校起点较低,白云学院前年才拿到本科授予权,首届本科生还未毕业,因此暂时也不具备培养硕士研究生的资质。

  广东白云学院院长曾小彬认为,事实上广东省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是全国民办教育道路的开拓者,在民办教育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等方面一直做得不错,培养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外部环境条件是具备的。然而,从民办高校内部来说,学校在专业硕士研究方向、研究条件、研究团队建设等方面还存在不成熟的地方,而这直接影响了申报硕士研究生项目的条件。

结束

特别声明: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转载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育路网",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沟通解决。

阅读全文

一站式择校服务!【免费领取】专业规划&择校方案

*学生姓名 :
*手机号码 :
*意向专业 :
 意向院校 :
*当前学历 :
免费领取 :

评论0

“无需登录,可直接评论...”

用户评论
500字以内
发送
    在职研究生报考条件评测
    相关文章推荐
    北京在职MBA报名入口、报考途径、流程一览
    北京在职MBA报名入口、报考途径、流程一览

    北京在职MBA有同等学力申硕(课程班本站报名,申硕统考学位网报名)、非全日制研究生(研招网报名)、国际硕士与中外合作办学硕士(本站报名)四种报考途径,各途径北京...

    440评论2025-08-20 11:23:24
    在职MBA学费排行榜,哪些院校便宜?
    在职MBA学费排行榜,哪些院校便宜?

    在职MBA学费排行榜,西南财经大学学费3万元,授课有周末班和集中班,3年学制,获双证;北京林业大学学费2.2万元,同样授课方式与学制,也获双证;香港亚洲商学院学...

    930评论2025-07-30 13:46:32
    在职mba是什么学历
    在职mba是什么学历

    在职mba是什么学历?在职MBA是国家认可的正规研究生学历,毕业获硕士研究生毕业证+工商管理硕士学位证(双证),学历层次明确为“研究生”。法律效力、社会认可度与...

    2450评论2025-07-04 15:27:42
    2025年在职MBA报考攻略:面试技巧与常见问题
    2025年在职MBA报考攻略:面试技巧与常见问题

    在职MBA报考面试技巧包括:深入了解所申请的MBA项目、梳理个人经历,突出亮点、模拟常见面试问题、展现团队协作与领导力、注意仪表与礼仪、准备好问题并积极互动、冷...

    400评论2025-06-03 17:59:56
    在职MBA项目奖学金政策,这所院校高达60%
    在职MBA项目奖学金政策,这所院校高达60%

    在职MBA项目奖学金政策:香港亚洲商学院线下面授班最高减免1.38万元学费。MBA、EMBA的线上、面授班都有不同额度奖学金,政策亮点多。申请攻略包括三重价值评...

    380评论2025-05-27 09:28:24
    报考在职MBA能拓展人脉吗?有哪些优势?
    报考在职MBA能拓展人脉吗?有哪些优势?

    本文深入探讨报考在职MBA对拓展人脉的作用及核心优势,分析其人脉圈层的多元性、资源整合价值,结合课程体系、师资力量、行业合作等维度,阐述在职MBA在职业发展中的...

    520评论2025-05-21 17:19:42

    在职MBA热门关注

    免费咨询

    在线咨询 报考资格测评
    扫码关注
    在职研究生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官方微信公众号

    电话咨询
    联系电话
    010-51264100 15901414202
    微信咨询
    用手机号进行搜索添加微信好友
    15901414202

    张老师

    15901414201

    张老师

    15811207920

    育小路

    一对一免费咨询

    张老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