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则不立;不诚则不行
原来银行向储户许下的关于“教育储蓄”的承诺发生了变化,各大银行关于提醒储户转存和取现的字样随处可见。本应站在“诚信”前沿的银行怎么突然没有诚信了呢?
面对“教育储蓄风波”各方反应不一。储户认为银行诚信缺失、应负一定责任,而银行却称是按法规办事,无可厚非。
在我们这个崇尚儒家文化的悠久国度里,诚信,本是一个再平常不过的词汇,但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呼唤诚实信用的声音似乎突然间放大,民间在呼唤,企业在标榜,政府在敦促,这无意中也昭示着信用的缺失与苍白。
“一个民族不能缺乏信用观念,一个国家不能缺乏信用制度,一个社会不能缺乏信用体系,一个企业不能忽视信用管理。”这是不久前在北京举办的“首届中国信用论坛”喊出的口号,而论坛的主办者之一就是国家经贸委。建设信用经济,规范市场秩序,首要是建立信用政府。信用中国打造中国信用监督平台扶正倾斜的信用大厦,让信用不再成为稀缺资源,政府既是身体力行的实践者,又是扶正祛邪的仲裁者。
用经济发展的眼光看,在有的地方,政府的招商引资政策可谓极尽优惠,渴望的双眼能望穿秋水,但“金凤凰”就是不飞来,已落户的也纷纷“东南飞”,这说明企业对未来没有稳定的预期,其重要原因在政府的政策层面上,政府政策不稳定,朝令夕改,随意操作,或者是政出多门,互相扯皮,这样便导致市场主体行为短期化,投资短期化。诚信政府的要旨是兑现承诺,“言必信、行必果”才能取信于民。
信用是现代市场经济的生命,人无信不立,企业无信则衰,国家无信则败,政府应从自身做起,用法律的、经济的、行政的手段根治信用缺失的顽症,让诚信重新闪耀价值的光辉,让诚信成为失败者的墓志铭,成为成功者的通行证。(699字)
特别声明: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转载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育路网",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沟通解决。
评论0
“无需登录,可直接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