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到会企业界老朋友对刚结束的第15届年会的评价。我作为会议组织者,倍感欣慰。
意外波折,意外收获
15年15届恳谈会,一年比一年好,今年最精彩。
召开首届恳谈会时,到会的多是京津冀的企业家,仅80人。而15年后的第15届,到会的企业界朋友近800位,主讲嘉宾56位,且来自全球各地!过去,每次会议都按计划进行,唯独这次,巧逢中非论坛,不只开幕式会址临时生变,更给朋友们驱车参会带来了不便。但想不到,经过努力,“意外的事件”却促成了意外的成功。从管理权威成思危同志开幕演讲的高屋建瓴,到国学大师文怀沙先生闭幕压轴的激情智慧,三天下来,听众始终兴趣盎然,到最后仍依依不舍。可以说,本次年会国内外官产学名流群贤毕至,使到会企业家们露出了收获颇丰的幸福微笑。
管理奖台,中西合璧
去年,海尔、联想、中远、IBM等领袖企业站在了我们的领奖台上,今年,大庆、鞍钢、GE、微软等商界名宿又榜上有名,从经济界老前辈袁宝华同志、国家发改委欧新黔副主任、博鳌亚洲论坛龙永图秘书长等领导手中接过了奖牌,自豪溢于言表(详见本期报道)。
这些受奖企业和个人,为我国企业在管理上树立了榜样。我们将继续坚持宝华同志关于“让一家一户的企业经验成为全国企业财富”的指示,做好管理的报道与引导工作。我们深知:导向的作用与意义是不可低估的。
五大贵宾政策演讲意味深长
在“管理‘平’天下”的主题下,本次年会主讲世界环境与我国政策导向的五大贵宾是成思危副委员长、欧新黔副主任、龙永图秘书长,和深谙世界金融的中国银行朱民副行长、我国资深外交家沈国放同志。在“地球是平的”的大趋势下,他们的演讲回答了如何理解和应对全球化,以及什么是我国企业应有的认识和对策,可谓一针见血,点到实处。(详见本刊明年第1期)
成思危副委员长,对如何认识经济全球化,向企业界提出四项注意:一是金融为核心;二是知识为基础;三是IT为先导,四是以跨国公司为载体。
欧新黔副主任,就我国企业政策环境作了深入具体的分析介绍。她以自主创新为主线,指出自主创新的四大重点是产业政策的引导工作、重大技术装备开发工作、创新成果产业化工作和发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工作。她还特别提到了打破垄断。
龙永图同志很有针对性地对“六大误解”给以诠释,加以纠正:1.全球化是理想,但不能理想化。2.经贸上我们并非腹背受敌,多数国家是善意的。3.遭遇非关税壁垒,并不等于遭遇贸易保护。4.目前就人均看,我们的外资并不多,还不到发展中国家的1/2。5.经济全球化不等于经济一体化。6.加入WTO,不等于失去领导权。
朱民副行长提出了影响企业的三大根本变化:一是全球金融市场的严重失衡;二是美国消费、中国投资产生的贸易失衡;三是世界资源价格飞涨并大幅波动。这三大根本变化都在影响企业发展。
外交部原部长助理沈国放同志就与企业相关的四个世界外交动向进行了分析。他指出:经济全球化开始直接影响国与国关系,大国之间的互动正在加强,因此企业走向国际化不只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
五大跨国公司同台传经“创新”
世界正在被推平,我们此次很荣幸邀请到在全世界享有盛誉的五大企业:GE、微软、IBM、柯达、思科的全球高层主管到会演讲。我这里挂一漏万摘录几个他们关于创新的观点和对中国企业的建议。
1.全球化是人才与创新的全球化。
2.创新要害在于人才,而人才在于严格选拔。
3.要建立员工创新意识,也要注意提高利用信息工具的能力。
4.有潜力的公司要有自己的学校。CEO的成长,要有自己的流程。
5.学习型组织是企业创新的源泉。每个季度都要做反馈评价与修正。不断做才行。
6.要做全球品牌,首先是你和别人的差异性,其次是实现本地化。
7.实现全球化要做三件事:第一是总部定位;第二是看好自己品牌优势,实现管理扁平化;第三就是落到实处的执行组织建设。
8.中国企业的创新有很大的随意性,不够重视从客户中发现创新的资源,而国外创新绝大部分来自客户。
两位锋尖老板睿谈思维独树一帜
今年到会演讲的分众传媒江南春董事长与太平洋建设严介和董事长目前遭遇正好相反。江总事业如日中天,而严总在如日中天后,正在应对麻烦。但这二位居然有一个共同点,都强调思维方式的创新,强调反向思维与平行思维。
江南春首先发现户外广告只是固定的信息,而影视广告是个活动的情节,更能煽动人的欲望。这二者的结合,就出现了电梯间的电视广告。其次,广告的发展趋势是从大众到分众。再次,广告有强制性和互动性。而在电梯间狭小空间,对分众是强制性的,广告的实用价值更高。最后,广告要用高科技。这四点使分众传媒找到了蓝海,“一视之间”就发了。这就是逆向思维、平行思维的应用。
严介和是现在的新闻人物,从媒体上看似乎危机四伏,但他并不急于辩白,而是畅谈思维模式,我深表赞同。因为一项事业的成败与人的祸福从根本上说,都是思维模式的问题。此番他依旧不乏惊世骇俗之论,比如:“人们都说做强重要,我说先做大重要”;“人们都说搞专业化,我说搞不相关多元化是一流企业,搞相关多元化是二流企业,一门心思只搞专业化的是三流企业”,“人们都说先国而后家,我说是先家而后国”……其理念的共同点,就是反常的逆向思维,和不为所有、但要为所用的平行思维。
而人们的共识是:思维方式在决定着一个人的终生成就和一生幸福。
两位文化精英笑论江山掌声雷动
本次会议上有两次令每个在场人都感震撼的高潮。
第一个高潮,来自凤凰卫视的经济评论家石齐平教授。他的“新世纪春秋战国平天下”演讲,让大家对当今形势眼睛一亮、豁然开朗,闻之如听韶乐。
他从两千年前的五霸七雄与今日的五霸七雄作对比开始,谈到全球化的趋势、效应和战略,引起了大家的浓厚兴趣。他提出,当今形势是三优:优胜劣汰,优势互补,优化配置,而争的是核心竞争力。由于中国核心竞争力的优势造成了世界规模的产业大转移,于是这就引发了美国人的警惕与“世界是平的”的惊呼。但美国有金融、高科技优势的核心竞争力,而依然掌握着最高端。同时,他对中国的失调、失衡、失业、失序、失续这“五失现象”也作了分析。最后,他认为七雄纷争,将走向“中美共管”。他的讲话获得了经久不息的掌声。
第二个高潮,也就是本次论坛的压轴演讲,是96岁的国学大师文怀沙。他的讲话也是掌声、笑声不断,原定一个小时的讲演转眼即逝,大家依然兴味依然,最后文老神采奕奕地讲了两个多小时。他那贯穿始终的宏亮声音与飞扬神采,胜过壮年小伙儿!
文老的话往往隐藏着中国文化的奥妙。他说:“应有尽有,不如应无尽无。”“企业家要自爱。自爱就是身心健康,这是一个中心。另外还有两个基本点:一是权力范围内的事要谦虚一点儿,二是权力范围外的事要糊涂一点儿。儒家文化与企业文化就要在此合一。”“世界上最可怕的就是该聪明的时候犯傻,该犯傻的时候聪明。”
最后,他说:“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要从2500年前孔夫子那里寻找智慧!”
我这个卷首语虽然扩张了,可空间还是太小。而我们的恳谈会绝对是个富矿,它蕴涵着丰富的知识和智慧。我在此只能点滴涉及,还有八个主题论坛等很多精彩内容未能提到,详细内容还请大家上本刊网站和期待我们下期杂志的专题报道。
说着一晃又过了一年,祝愿企业界朋友们在新的一年里经营更富远见,事业更加辉煌,身心更加健康!
结束
特别声明: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转载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育路网",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沟通解决。
评论0
“无需登录,可直接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