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路教育网,一站式的学习教育平台

高效组织中的领导魅力

来源: 时间:2007-10-23 11:36:01

 优秀企业的成功经验表明:一个伟大组织的成功轨迹,总像是企业家个人影子的延伸。在市场竞争中所向披靡的成功企业背后,总有企业家光芒四射的领导魅力。伟大的机构不是管理出来的,而是领导出来的;它们也不是行政过程的结果,而是由那些热切地追求成功的人们在不断高涨的成就感的促使下辛勤努力的结果。研究了所有伟大的CEO,包括沃尔玛公司的萨姆·沃尔顿、通用电气公司的杰克·韦尔奇、英特尔公司的安迪·格鲁夫以及海尔的张瑞敏之后,人们不难发现,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都对追求成功充满激情。他们希望每天甚至每个小时都能取得成功;他们诅咒失败,当他们没有取得成功的时候,他们会采取纠正措施。这不是一种冷酷的、漠然的和空洞的东西,它是个人的一种能力;他们还会十分关注自己所做的是什么、代表的是谁以及如何去完成这些任务。魅力型领导不是依赖于组织权力产生的,而是基于个人的特质和魅力。伟大的时代造就了伟大的组织,而与时俱进的CEO又把领导者的个人魅力化作了组织成功的动力。那么,从这些成功CEO的身上,人们应学到哪些经验呢?

  

  用组织愿景鼓舞员工

  

  魅力型领导强调愿景。真实的愿景能够鼓舞人心。愿景要明晰而富有挑战性,有意义,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既有稳定性又有灵活性。一个真实的愿景赋予人以力量,它基于对现实的不满,同时又为未来做好准备。著名学者豪斯1977年列出魅力型领导的三个特点:(1)明确目标和对目标价值的认识;(2)对目标的实现有不可动摇的信念;(3)能够向下属转达这些目标的内容和实现目标的信心。瓦伦·本灵斯研究了90位美国最杰出和成功的领导者,发现有4种共有的能力:令人折服的远见和目标意识;能清晰表达这一目标,使下属明确理解;对这一目标的追求表现出一致性和全身心的投入;了解自己的实力并以此作为资本。可见,目标对于领导的重要。成功的领导者能够广泛听取、吸收信息意见,审时度势,从时间、战略和全局上考虑和分析问题,抓住时机,确立目标。同时,力图将目标明确化、愿景化,使下属真正理解并建立信心,持久投入,成为组织的信仰和价值观。

  在组织目标的确立过程中,领导者的洞察力起着关键作用。观察业界的发展方向,发现竞争突破点,树立独树一帜的组织风格,确立产品的发展方向和服务范围,每一项改革和创新都意味着对领导者洞察力的检验。高瞻远瞩是我们对成功领导远见的赞许,也是对其敏锐洞察力的认可。对本田汽车许多人都不陌生。本田的发展历史并非一帆风顺,同样存在着目标的选择,决策的风险。以70年代初为例,当时本田摩托在美国市场正畅销走红,本田宗一郎却突然提出了“东南亚经营战略”,倡议开发东南亚市场。此时东南亚因经济刚刚起步,生活水平较低,摩托车还是人们敬而远之的高档消费品,许多人对本田宗一郎的倡议迷惑不解。本田拿出一份详尽的调查报告解释说:“美国经济即将进入新一轮衰退,摩托车市场的低潮即将来临。假如只盯住美国市场,一有风吹草动便损失惨重。而东南亚经济已经开始腾飞。只有未雨绸缪,才能处乱不惊。”一年半后,美国经济果然急转直下,许多企业产品滞销,库存剧增。而在东南亚摩托车开始走俏。本田公司因为已提前一年实行创品牌、提高知名度的经营战略,此时便如鱼得水,公司非但未遭损失,还创出了销售额的最高记录。

  许多成功的领导人正是在洞察市场变化,研究其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准确把握目标和发展方向,从而引领市场潮流并抢先占据有利地位,使组织立于不败。领导者个人确立了组织目标对于组织发展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工作是建立组织共同的价值观和目标信仰。只有组织成员共同拥有真心投入或遵从的群体目标,才能产生群体行动,并激发起更大的责任感和创新精神,从而使目标产生激励作用。成功的领导者关注成员的个人目标,洞察其深层次基础,运用充分的倾听、征询、尊重、说服及个人魅力等等能力和技巧,从而将个人目标转化为群体目标。著名学者彼得·圣吉用“共同愿景”来描述群体目标,指出共同愿景是群体中人们所共同持有的意象或景象,它创造出众人一体的感觉,并遍布于群体全面的活动,从而改变组织成员与组织的关系,成为强大的驱动力。他还特别强调,共同愿景一般来源于领导者的个人愿景,使个人愿景上升为群体的共同愿景体现了高超的领导艺术。

  

  用榜样的力量教育员工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正人先正己,作为榜样力量的一种,领导者个人魅力是影响员工的无声宣言。个人领导能力是可见的——机构中所有的人都可以看得见它。伟大的CEO会卷起他们的衣袖,亲自参与解决问题的活动;他们会身先士卒,而绝不是躲在员工的身后,指挥和主持别人做事;他们的身影每天都会出现在客户、供应商以及商业伙伴面前。人格魅力是领导者以自己高尚的道德品质和情操,在长期的领导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的独特的感染力、影响力、趿引力、号召力等的总和。它是领导者与员工建立良好关系的基础。领导者的人格魅力是一种影响力,一种使人潜移默化地接受对方影响的心理因素,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心理现象。与影响领导入缘的其他因素相比,它具有非强制性、无形性、渗透性等特征。这种影响力虽然没有建立在领导者的合法权力和综合能力的基础之上,但由于它是对方在心理认同的基础上产生的对领导者的崇敬、钦佩和信赖,因而这种影响力是其他因素无法比拟的。人格魅力一旦形成和塑造起来,在领导者实践中会产生多方面的积极效应,为领导者建立良好的人缘奠定坚定的基础。领导者独特的人格魅力,在领导者人际交往中会产生一种强大的感染力,使人由衷地钦佩领导者的人格风范;人格魅力通过示范效应和激励效应,成为周围人群的精神支柱和努力目标,使领导者产生强大的人际吸引力;领导者还可以通过人格力量,在特定条件下感化他人,为自己创造宽松的人际环境。所有这些,都是领导者建立良好人缘的润滑剂和催化剂。

  领导者人格魅力的培育是一个长期的持续的过程,正如一个百年品牌的形成一样,需要经营者潜心实践。在领导实践中要坚持以下原则:(1)诚信为本。以诚相待,以心换心,是产生信任的强大内驱力,是建立良好人缘的首要原则和根本要求。若能以诚相待,即使是简单的话语,也能产生意想不到的交际效果;若待人不诚恳,再多的交际、再大的投资也收效甚微,甚或适得其反。(2)平等相待。无论是上级、同级还是下级,无论是干部还是群众,无论是职位高者还是职位低者,无论是拥有实权者还是没有实权者,无论是在职者还是离退休者,无论是沾亲带故者还是素不相识者,都要平等对待,一视同仁。为此,领导者要勤于学习,
不断充实自己,用知识和能力提高人格魅力。努力学习政治理论、科学文化知识,加强自身修养,提高综合素质;学习领袖人物的交际艺术、领导风范和人格魅力,培养高尚的情操;向当代先进人物学习,树立适合自身的理想人格目标;向人民群众和周围的人学习,博采众长,取长补短。(3)勇于实践,不断塑造人格魅力。实践是人格魅力成长的源泉和动力,也是塑造人格的重要途径。领导者要积极参加各种领导活动,主动接受挑战,在实践中增长才干,锻炼人格;要经常与人沟通思想,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他人,教育他人,鼓舞他人;要严格管好亲朋好友和身边工作人员,使他们成为展示自己人格的重要窗口;要从小事做起,探寻和创造建立良好人缘的切入点、结合处和连接部;要敢于同各种不法、不良行为作坚决斗争,增强塑造人格魅力的勇气和力量。(4)善于总结,不断完善人格魅力。定期反省自己的人缘发展状况,及时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虚心听取多方面的意见,及时发现和改正自己的缺点;大胆使用反对自己的人,把他们当作自己的一面镜子;经常开展自我批评,同时鼓励他人批评和监督自己,营造彼此之间诚恳批评和热情监督的良好风尚。

  

  用情感沟通感染员工

  

  一个有魅力的诱导者,要永远保证你的团队完整地被告知项目目标、优先顺序和所有最终期限。有效的沟通可以保证你在团队中的可信度,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获得团队的支持。

  CEO是企业内外联系的一个枢纽,对于内部的交际,CEO应经常保持于内部员工的沟通和交流,了解员工的喜好、对工作的看法和见解,同时把公司的目标和远景规划告诉员工,这样。在沟通中CEO和员工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同时,让员工了解企业的目标也有助于员工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对于繁忙的CEO来说,专门抽出时间来做内部沟通好像是不值得的,但是如果考虑到这是一件影响到公司长久发展的事情,就不会这样认识。由于工作繁忙,员工之间交流会很步,如果企业的管理者能够充分利用午饭时间,经常与员工一起共进午餐,这样就有助于提高团队的凝聚力。这是一个既节约时间又能够达到目的的一种方法,建议CEO们充分利用。

  在沟通中,有魅力的CEO不但要善于用语言去教育员工,更要善于用情感去感染员工。领导的正面情绪可以调动下属的积极性。一个甜蜜的微笑往往表达多种意思,如赞赏、鼓励、谅解、谦虚、抱歉、遗憾等,是表示尊重对方态度友好的重要方式。社会心理学家告诉人们,尊重的需要是人们高层次的需要,微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人们的尊重需要。在领导工作中,微笑是一种艺术,具有许多特殊的功能。要善于用眼神建立特殊联系。眼神也许是帮助你与他人建立特殊联系的最重要因素。富有领导魅力的人都知道如何控制自己的眼神,使自己看起来就像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人物一样。在沟通中应把握言语时机和内容。你认识的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优点。把注意力集中在这些优秀的品质上,如果你一时想不起,那就别开口。贬低他人,只会使自己显得渺小、可怜。此外,富有领导魅力的人似乎总是知道该说什么和什么时候该说。他们说话时从不吞吞吐吐或是拼命地找词,他们用词精确,发音清晰,显得威严、有力。但是这种令人羡慕的表现并不是机会所赐,而是精心准备的结果。

  
结束

特别声明: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转载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育路网",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沟通解决。

阅读全文

一站式择校服务!【免费领取】专业规划&择校方案

*学生姓名 :
*手机号码 :
*意向专业 :
 意向院校 :
*当前学历 :
免费领取 :

评论0

“无需登录,可直接评论...”

用户评论
500字以内
发送
    在职研究生报考条件评测
    相关文章推荐

    在职MBA热门关注

    免费咨询

    在线咨询 报考资格测评
    扫码关注
    在职研究生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官方微信公众号

    电话咨询
    联系电话
    010-51264100 15901414202
    微信咨询
    用手机号进行搜索添加微信好友
    15901414202

    张老师

    15901414201

    张老师

    15811207920

    育小路

    一对一免费咨询

    张老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