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我来说几句】【我要投稿】【推荐给好友】【字体:大 中 小】【打印】 【关闭】 |
||||||||||||||||||||||||||||||||||||||||||||||||||||||
强化班、冲刺班、题班……新学期伊始,面对形形色色的辅导班,准备考研的同学们大多会踊跃“投资”。实际上,每年考研结束,总能听见一些学生喊冤:上辅导班不过能求个心理安慰。虽说可以帮助梳理知识,但作用并不大,想考好还得靠平时的努力。 从众心理作怪 “海文、文都、导航……随便选一个吧,同学都报了,自己不报一个岂不是落后了。”华师大汉口分校的程同学,约好几位“研友”一块报辅导班。为了互通信息,网罗更多的重点、要义,他们特地报了不同机构的辅导班。 暑假里,华中科大武昌分校的覃同学和寝室的姐妹们,每天奔波在学校与武汉理工大学之间,从早上8点一直上课到下午5点。她坦言:“其实大多数同学都在课堂上打瞌睡,效果并不怎么好”。 据了解,不少报了辅导班的同学,对各个培训机构并不了解,选择时多半是随大流,冲着人多的课堂钻。一个单元的培训课程下来,除了捧回一堆资料,收获甚少。 寻求心理安慰 “考研可花了我不少钱,专业课的班总共用去了1700,英语班又花了750,还不算前前后后的零碎小班……”今年考上研究生的戴同学说,几乎所有辅导班都打着名师的旗号,心理安慰大于实际作用,不过是“花钱买个心安”。 一位同学刚在新东方上完一期英语班。他说,只要坐在考研班里,有这么一个氛围,感觉就要好得多。 据了解,现在的考研培训班可以大致分成春季班(基础班)、暑假班(强化班)、秋季班(强化班)和冲刺班(串讲班、点睛班)。不少考研学生不惜重金,从头到尾一个不落地参加,也是为了证明“至少自己努力过”。 复习还得靠自己 湖大学生冯晴,今年考上武汉大学的研究生。她从大一进校就在为考研作准备,只在备考的最后阶段上了一个星期的政治串讲班。她认为,考研是“七分功底三分技巧”,上辅导班,可以学到老师传授的“三分技巧”,将零散的知识系统化,然而归根结底,考研成功取决于扎实有效的复习,打牢“七分功底”。 一家著名考研培训机构的辅导老师建议,形形色色的辅导班中,货真价实的并不多。作为一种教育投资,考生应理性对待,确定有条不紊的个人复习计划,不被辅导班左右。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