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一部分人的研究生教育该由国家来埋单?

yuloo首页>>考研>>考研动态/政策>>>正文

哪一部分人的研究生教育该由国家来埋单?
关键词搜索

 
2006重点高校招生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服装学院-莱佛士
北京培黎职业学院
北京城市学院
北京建设大学
北京邮电大学
北京中山学院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北京吉利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
加拿大旅游学院
- 精彩专题 -
搜职网搜索
- 考试书店 -
 
http://www.yuloo.com 发表时间:2006-09-16 21:30 来源:新华网

我来说几句】【我要投稿】【推荐给好友】【字体: 】【打印】 【关闭

 

近日,关于研究生收费将在2006年正式启动的新闻,引起了舆论的广泛关注,赞成者、反对者不一而足。国务院学位办负责人又很快出来澄清,说此政策尚处调研阶段,2006年启动绝无可能。

研究生教育不属于国家义务教育范畴,由公费转向自费是大势所趋。我首先要向大家指出一个被舆论忽略的事实:除少数名校享有全部公费的特权外,大多数高校的研究生招生中部分自费的政策已经执行好几年了。如今的问题不是要不要由公费转自费,而是谁该享受公费;全部自费以后,谁有资格获取奖学奖、助学金和助理津贴。

目前,每年约有一半的研究生(包括硕士生和博士生)是自费生,按每年交纳1万元学费算,三年就是三万。

谁可享受公费,谁该交纳这笔巨款,说起来非常“中国化”,就是分数面前人人平等,成绩在前的有免费午餐,排名在后的只能自认倒霉。

从程序上来说,没有比这更公平的了,避免了有可能产生的各种腐败和人为操作因素,但实质上非常不公平:以考分划线搞一刀切,抹杀了不同专业、不同家庭收入的实际需求,没有将纳税人提供的公共资源用于最需要的地方。

哪些学生最需要公费或奖学金资助呢?在我看来,主要有三类人:一是家境贫困的学生。三万元对于沿海城市居民来说或许尚可承受,但对来自内地乡镇特别是边远地区的农村学生来说,是一笔天文数字。这几年媒体大量报道的贫困学生捡馒头过活、卖血或乞讨助学等新闻,虽然是极端的个案,但贫困生问题却是中国高校客观存在的普遍现象。贫困生的确是最需要国家资助的人。

无论是目前的公费,还是以后的助学金和助理位置,应该首先分配给他们。

二是学习成绩优秀的研究生。由于目前的公费是一考定终身,起不到在学期间的奖勤罚懒作用,研究生们学好学不好一个样,以至于与一些发达国家的研究生教育水平相比,存在差距。我认为,应该参照国外的成熟经验,让优秀学生以自己的学习成绩和研究计划,通过平等的学术评议,积极地参与各类奖学金的竞争。让奖学金合理地分配到那些最出类拔萃的学生手中。

三是文理基础学科的研究生。各学科的学生毕业以后所获得的报酬差别很大,金融、工商管理、电脑等学科在就业以后有较优厚的收入回报,应用型的工科和部分社会科学毕业生收益也不错,而研究基础理论的文科和理科学生相对来说差一些。每年的考研,大量考生特别是优秀考生都云集前者,这是市场理性选择的结果。

作为社会整体利益的代表,国家应该通过各种奖励的调节作用,重点资助那些从事对国家发展有长线价值的基础学科研究生,而将那些有直接经济效益的应用型学科的学生交给市场。

国外许多大学就是这样做的,商学院、管理学院、工学院的学生基本上拿不到奖学金,而从事文科和理科基础学习的研究生大多可以免学费。但在中国的大学,却不管各学科的具体情况一刀切,要有全都有,国家大包大揽;没有全部没有,通通扔给市场。这样的状况必须改变。

简单地说,公费和助学金应该向基础学科的学生倾斜,而应用型学科、特别是就业后有较好回报的专业,可以通过参与导师的课题、担任研究和教学助理以及银行个人贷款解决学生在校的生计问题。通过这样的国家调节手段,可以将顶尖型人才平衡地分配到基础学科和应用型学科两个领域。

上述三类学生,都是最需要由国家来埋单的人。按照中国的实际情况,其优先秩序如下:首先要照顾最弱势群体贫困学生,其次是向学业优秀的学生倾斜,最后是将更多的资源分配给从事基础研究的学科。这才是真正的教育公平,是机会面前人人平等,符合罗尔斯所说的“公平的正义”分配法则。而目前我们所执行的分数面前人人平等,是从计划经济时代向市场经济时代转型期的过渡政策,表面看起来很公平,实质上极不合理,集中了计划经济的平均主义和市场经济的放任主义的双重弊端。

我在文章的一开始就已经指出,所谓的研究生自费,事实上早已部分执行,对一半研究生来说已经成为全部的事实,因而问题的关键不在于何年开始全部自费,何时彻底地市场化。我们所需要的,不是研究生教育的彻底市场化,而是研究生教育的公平化。落实“公平的正义”,何须等到全部自费的那一刻?完全可以从现在开始,改变以分数决定公费与自费的不合理现状,将有限的资源向贫困和优秀学生倾斜、向基础学科倾斜。

 
  
参与讨论:哪一部分人的研究生教育该由国家来埋单?

                                                          [编辑:刘双涛]

 相关内容:

  • 哪一部分人的研究生教育该由国家来埋单? 2006/09/16 21:30:17
  • 北大硕士复试程序引争议 负责人称不存在黑幕 2006/09/16 21:27:05
  • 中科院研究生院录取11位台生 父子可同校读博 2006/09/16 00:10:29
  • 2007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场规则 2006/09/16 00:05:39
  • 2007年研究生考试四大调整 高职毕业也可报考 2006/09/16 00:01:30
  • 广东明确大学生“三支一扶”期间照样可考研 2006/09/14 13:29:17
  • 最新中国大学研究生院排行出炉 2006/09/14 12:52:32
  • 2006年中国18所一流研究生院名单 2006/09/14 12:49:27
  • 研初衷应该是探究学问 纠偏“逃避型考研” 2006/09/13 20:44:40
  • 报考成盲目趋势 考研并不能成为求职的新跳板 2006/09/13 20:43:07
  • more   
     -焦点关注-
  • 2001—2005年考研报名录取数据汇总
  • 哪一部分人的研究生教育该由国家来埋单?
  • 中科院研究生院录取11位台生 父子可同校读.
  • 2007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场规则
  • 2007年研究生考试四大调整 高职毕业也可报.
  • 广东明确大学生“三支一扶”期间照样可考研
  • 最新中国大学研究生院排行出炉
  •   课程推荐         课程总汇>> 
    ·环球雅思学校长期精品基础课程  [我来报名]
    ·环球职业教育培训课程           [我来报名]
    ·人大人才培训学校成考招生       [我来报名]
    ·新航道秋季课程优惠低至五折     [我来报名]
    ·北科大继教院美国加拿大留学预科 [我来报名]
     -社区精彩新贴-                      进入社区>> 

     - 免责声明 -
      育路网对任何从本网站链接、下载,或从任何与本网站有关信息服务所获得的信息、资料或广告,目的是为公众提供资讯,服务社会公众,不声明也不保证其内容的有效性、正确性或可靠性;育路网部分新闻来自网上,如果本站损害了您的利益,请及时告之,我们定会做出妥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