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改的奖学金之痛:现有制度“杯水车薪”_中国教改的奖学金之痛:现有制度“杯水车薪”


yuloo首页
>>考研>>考研动态/政策>>>正文

中国教改的奖学金之痛:现有制度“杯水车薪”
- 论 坛 登 录 -

用 户:
密 码:

   

- 邮 件 订 阅 -

(在下框中输入EMAIL地址)

查阅往日邮件列表
 
搜职网搜索
- 考 试 书 店 -
 
 
http://www.yuloo.com 发表时间:2006-07-11 23:51 来源:中国考研网

我来说几句】【我要投稿】【推荐给好友】【字体: 】【打印】 【关闭

(会员:陈宇投稿)
参与讨论:中国教改的奖学金之痛:现有制度“杯水车薪”

记者昨日获悉,北京大学将于7月8日召开招生咨询的发布会,对明年研究生的奖学金额度和覆盖比例等新问题做出解释。据了解,很多高校都在争先恐后改革研究生制度,力争能抢先一步与国际接轨。面对这样的研究生改革大趋势,奖学金这个"重头戏"将何去何从?

  

13457136_2006071009224597525800.jpg

  北京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宫先生表示,至于北京大学眼下有什么举措,还要根据教育部下达的红头文件来做,可现在有关文件并未下达。业内人士分析,研究生奖学金制度改革需要一步步探索,逐渐完善,急不得。

  而北京大学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学者向记者透露,现在北京大学正在改革,如果明年全日制研究生入学要申请奖学金和助学金,北大会按照国际惯例,和国外高校一样设立"全额奖学金"。至于奖学金的比例和额度,还正在商榷中。奖学金会分成几个等级:在研究生入学第一年,会根据入学成绩来给奖学金,第二年以后,根据学生的科研能力来给奖学金。学科不一样,学校给的奖学金的额度也不一样,偏冷的学科奖学金会多一些。

  现有奖学金制度"杯水车薪"

  记者调查了某名校国际关系学院的研究生,一位获奖学金的大户是一年获奖4000多元,集多奖于一身,有优秀学生干部奖、学习优秀奖等。据了解,像这位研究生这么出色的是非常少的,一般来说,一个院系一年有50%-60%获奖比例就已经是很高的了,有的院系只是5%左右。而且一般来说,每个学生获奖都是1000元之内。

  业内人士指出,靠奖学金来维持研究生日常消费是杯水车薪。

  "目前,基本不存在上得起和上不起研究生的问题,现在北大的研究生社会实践能力很强。可以说,北京大学的研究生生活不宽裕,但绝大部分不存在生存问题。"一位北京大学学者说。据了解,法律系的学生参与案子,历史系的学生做兼职教师,计算机系和经济管理系的研究生一般都收入颇丰。

  
13457136_2006071009224622308500.jpg


  重点高校奖学金捐助比例高

  据记者调查,北京大学66种研究生奖学金都是"社会捐助",其中包括企业捐助、个人捐助、学校捐助和事业单位捐助。而中国农业大学的研究生奖学金则是一半来自国家,另一半来自三星集团、嘉里粮油两家企业的捐助。

  据了解,给研究生以各种奖学、助学金是各国的通例。改革开放之初去国外留学的研究生中,只有一小部分是由政府负担或完全自费的,其他都是依靠各种奖学金的资助才完成学业。当时大学毕业生的工资不足百元,一般的家庭收入不过一二百元,根本不可能筹集外国大学天文数字的学费和生活费,大批学子都是揣着几十美元、甚至身无分文出国闯荡的。即使在今天,凭着自己优异的成绩和素质获得外国大学全额资助的研究生也不在少数。
  
  面对"钱途"变化导师压力骤增

  北京大学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学者坦言:"北京大学这样的名校是稀缺资源,不论研究生费用如何变化,也会有很多人抢着读。"

  这位学者还坦言:"研究生是否要收费,感到压力的并非只有研究生,这项改革给导师带来的压力更大。"他解释说,这将让导师面临更现实的"财力与生源"问题,导师有足够的能力申请到大课题,就能让自己的研究生做科研,就能让自己的研究生获取足够养活自己的科研劳务费。现在香港大学有的研究生通过在校科研一年多的能挣几十万港元。有大课题的导师就有经费,才会吸引更多需要收入的研究生。

  贫困生奖学金数额亟待提高

  北京师范大学研招办有关负责人则表示,现在的公费研究生其实已经越来越少了。"明年有多少公费生,要根据教育部给的公费名额多少来确定。"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教育研究所所长周星教授预测,北京大学实行奖学金制度,很可能在研究生入学以后,根据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和入学成绩来给予适当的奖学金。"这对贫困学生是有利的。"

  他向记者表示:"现在的情况是,有不少贫困的学生在读自费。实行公费自费,人为地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一些自费生在上学期间不能享受公费医疗等,这样会给学生带来一些压力。"有专家认为,国家和学校应设立各种奖学金和助学金,激励贫困学生努力学习,奖学金和助学金的数额还应增多,使贫困研究生能无衣食之忧。

  他山之石:捐助奖学金数十万种

  美国奖学金的来源大致分为3类,一是基金会、企业、公司、工厂或私人捐助的,这类奖学金有几十万种,金额从500美元到十几万美元不等;二是按专业提供的或按行会颁发的;三是来自联邦政府、州政府或市政府的教育基金。另外,提供生活费用的奖学金为数不多,取得的机会也较少。


 美国研究生院奖学金除了包括家人津贴的以研究人员或成绩优异的研究生为主要对象的研究奖学金以外,还包括全额和部分两种奖学金、包括助研金和助教金在内的助学金、补助金。

  另外,还有"学费全免或部分减免"制度,它一般依据学生的学习成绩决定全部或部分减免学费,生活费仍然自理。

  


13457136_2006071009224650312100.jpg


  观察:照搬国外奖学金制 当心"水土不服"

  随着高校招生培养制度与国外接轨,我国研究生制度也将渐渐向奖学金制转变。不过这看似美丽的改变中却暗藏着一些隐患,如果奖学金制改革不完善,很可能使我国高等教育培养走向畸形。

  首先,一个不健全的奖学金制度,很可能造成我国高等人才的培养成本进一步提高。不过这里的成本提高,不光指国家或是学校的成本提高,学生读研本身成本很可能会由于改革而大幅度提高。

  而现有的奖学金是否能满足大多数学生的需要值得忧虑,如果说一流高校还可以靠自身优势拥有一定数目的奖学金来满足研究生的需要的话,那么其他一些二类院校从哪里才能得到这样的巨额经费?

  如今,随着高等院校研究生的扩招,越来越多的人可以考上研究生,望子成龙的家长们也愿意为孩子能有更高学历而拼命投资。但实际上,考上研究生的大多数人家里并不富裕,一个公费研究生可以为家里每年节省上万元。现在大多数研究生是全公费的,学生不仅不用花学费,还可以享受国家一个月几百元的补贴。

  另外,我们要注意到我国许多高校的"冷门"专业如今生存艰难,理论研究、农业、地质等专业的研究生数量在不断减少。许多高校也越来越不重视这些基础学科的投入,毕竟经济、法律、电子等热门专业能吸引更多考生,高校自然在经费上也会"有冷有热"。如果奖学金不大量偏向这些"冷门"专业,今后这些"冷门"将会更冷。

  无可厚非,奖学金制度是高等教育所必备的措施,但我国不一定要完全照搬外国的模式,中国教育特殊的国情必须加以考虑。

  规章:优秀奖学金发放 院校"各自为政"

  我国《普通高等学校研究生奖学金办法》中明确说明,国家设立研究生奖学金分为优秀奖学金和普通奖学金。前者的标准、评定比例和发放办法等由各学校自定。而普通奖学金的标准则分为两部分。"博士研究生"要求为:入学前没有参加过工作和参加工作不满2年的,每人每月190元;入学前为国家正式职工,大学毕业后,参加工作2年以上的,每人每月210元;大学毕业后,参加工作4年以上的,每人每月230元。"硕士研究生"要求为:入学前没有参加过工作和参加工作不满2年的,每人每月147元;入学前为国家正式职工的,大学毕业后,参加工作2年以上者,每人每月167元;大学毕业后,参加工作4年以上的,每人每月187元。各学校发放普通奖学金可按规定的标准向下浮动40元,由学校集中掌握。


[编辑:陈宇]

我来说几句】【我要投稿】【推荐给好友】【字体: 】【打印】 【关闭

- 相关内容 -
  • 中国教改的奖学金之痛:现有制度“杯水车薪” 2006/07/11 23:51:53
  • 北大研究生不再分计划内计划外招生 2006/07/11 09:37:16
  • 教育硕士考试改革由教育部统一命题 2006/07/11 09:35:18
  • 浙江投入10亿元实施职业教育六项行动计划 2006/07/10 15:39:33
  • 考研专业课重大变革 名师直击破解策略 2006/07/09 23:35:30
  • 10部门要求学校健全门卫制度禁止无关人员入内 2006/07/09 23:22:29
  • 华南理工启用新校徽新校训 2006/07/09 23:19:34
  • 考研调剂流程全解读 2006/07/07 16:36:18
  • 考研过程全把关—25个问题详细解答 2006/07/07 16:13:21
  • 考研调剂步步走 2006/07/07 16:04:47
  • 会计硕士报名推荐工作开始 10月21、22日联考 2006/07/07 09:23:11
  • 2006年在职读硕全国联考北京地区12日起网报 2006/07/07 09:07:13
  • 黑龙江在职人员攻读硕士联考报名即将开始 2006/07/07 09:04:25
  • 在职读硕全国联考上海地区7月10日开报 2006/07/07 09:01:40
  • 2006年14所军校将招650名军事硕士 2006/07/07 00:23:11
  • 江苏省2006年在职读硕全国联考7月10日网报 2006/07/07 00:15:33
  • 2006年在职读硕全国联考北京地区12日起网报 2006/07/07 00:14:13
  • 高校教师在职读硕今年首次限报专业及人数 2006/07/06 23:40:04
  • 同济学子组团出征服务新农村 2006/07/06 23:39:04
  • 中国农业大学博士生开展"红色1+1"共建活动 2006/07/06 23:38:08
  • more   
    - 用户留言 -
    更多留言>>

    用户名: [未注册?] 密码: [忘记了?]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